大鸊鷉

大鸊鷉(拉丁学名:Podiceps major)是鸊鷉科,鸊鷉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大鸊鷉
英文学名
Great Grebe
大鸊鷉

1形态特征

大鸊鷉是鸊鷉科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潜鸟。体长67-80厘米,通常重约1600克,但最大可达2千克。背羽和翅膀麻灰色,头部呈灰黑色,颈部和胸部呈棕黄色至红褐色,内侧至腹部白色。头顶有一小簇黑羽毛。眼睛红褐色。嘴形直,侧扁,具尖端;鼻孔透开,而位近嘴基;翅短小,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残留,次级飞羽缺第5枚。尾仅具一些短软的绒羽,或几乎没有。两脚位近臀部。跗蹠侧扁,适于潜水;四趾均具宽阔的瓣蹼;爪钝而宽阔,中趾的内缘呈锯齿状,后趾短小,位置较其他各趾为高,或则付缺。体羽短而稠密,饶有抗湿性;羽具副羽,尾脂腺被羽;两性相似。头骨为裂腭型和全鼻型;并缺基翼突;消化系缺盲肠;雏鸟为早成性。

大鸊鷉

大鸊鷉由于其尺寸和独特的着色,且不与任何其它鸟混群,野外容易识别。

2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开放式水域,在低海拔湖泊和森林所环绕的河流,以及河口沼泽活动。繁殖期会流连于大型湖泊和周边有茂密植被的区域。繁殖季节外,大多数大鸊鷉会移动到河口和海湾,平时通常在公海上活动。非繁殖期鸟类全年沿海岸居住。

大鸊鷉

3生活习性

常集成三五只或十余只的小群。善游泳和潜水,在陆地上亦能行走,但行动迟缓而笨拙。飞行力弱,在水面起飞时需要在水面涉水助跑一段距离才能飞起,在陆地上则根本不能起飞。飞行距离短而且飞得不高。飞行时头颈向前伸直,脚拖于尾后,两翅鼓动较快。性活跃,活动时频频潜水取食,休息时常一动不动地漂浮于水面,遇人则游入水草丛中或潜入水下隐藏,不时又在附近露出水面。

大鸊鷉

通常白天活动觅食,捕食方式通过潜水追捕。食物主要为各种小型鱼类,会和鸬鹚发生争抢。也吃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沿着海岸生活,冬季期间食物近一半是海蟹。

4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根廷、巴西、智利(马尔维纳斯群岛)、巴拉圭、秘鲁、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乌拉圭。

旅鸟:西班牙。

大鸊鷉

5繁殖方式

繁殖期9-10月。第二年的1月和2月可能会孵第二窝。营巢于有水生植物的湖泊和水塘岸边浅水处水草丛中。巢属浮巢,通常咬断芦苇作巢基,置巢于芦苇丛间,漂浮于水面上,能随水的涨落而起落。巢呈圆台状,上窄下宽。巢全由芦苇和水草构成,内垫以苔藓或无任何内垫物。水面露出部分为6.0-10.0cm。每窝产卵3-5枚,有时6枚甚至更多。卵刚产出时为白色或灰白色,随后变为污白色或污褐色。雌雄鸟轮流孵卵,离巢时亲鸟用巢边的水草将卵盖住。孵化期19-24天,亦有报告为23-28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2天即能下水游泳。亲鸟常把雏鸟放置背上,受惊潜水则把它们挟在翅膀底下。

大鸊鷉

6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大鸊鷉

7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大鸊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