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斑鸠

灰斑鸠(拉丁学名:Streptopelia decaocto)是鸠鸽科,斑鸠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灰斑鸠
英文学名
Eurasian Collared Dove
灰斑鸠

1鸟种简介

灰斑鸠(学名:Streptopelia decaocto,英文名:Eurasian Collared Dove)是斑鸠属的鸟类,俗称灰鸽子。中等体型(32厘米)的褐灰色斑鸠。明显特征为后颈具黑白色半领圈。灰斑鸠是鸟类世界中最大的种群之一, 原分布于暖温带地区的欧洲部分地区、中亚、中国和缅甸,是一种留鸟。性格温顺。

灰斑鸠

2外形特征

灰斑鸠额和头顶前部灰色,向后逐渐转为浅粉红灰色。后颈基处有一道半月形黑色领环,其前后缘均为灰白色或白色,使黑色领环衬托得更为醒目。背、腰、两肩和翅上小覆羽均为淡葡萄色,其余翅上覆羽淡灰色或蓝灰色,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羽沾灰。尾上覆羽也为淡葡萄灰褐色,较长的数枚尾上覆羽沾灰,中央尾羽葡萄灰褐色,外侧尾羽灰白色或白色,而羽基黑色。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淡粉红灰色,胸更带粉红色,尾下覆羽和两胁蓝灰色,翼下覆羽白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70~200克,雌性150~192克,体长雄性285~340毫米,雌性250~320毫米,嘴峰雄性14~17毫米,雌性15~17毫米,翅雄性169~183毫米,雌性165~183毫米,尾雄性135~150毫米,雌性124~145毫米;跗跖雄性20~23毫米,雌性21~24毫米。

灰斑鸠

3生活习性

成年灰斑鸠在树上筑巢,在树枝编织的巢中产下白色的蛋。孵化需要14-18天

,幼鸟在15-19天后会羽翼丰满。这种鸟对人类并不戒备,在人类的居住区周围经常能发现它们。

灰斑鸠是群居物种,在谷类等食物充足的地方会形成相当大的群落。灰斑鸠的叫声是“咕咕-咕”,第二声较重,并重复多次。因为它的叫声听起来像是希腊语的decaocto(十八),因此得到这个学名。偶尔它也会发出大约2秒钟的巨大刺耳而又呆板空洞的鸣叫声,特别是在夏季着陆时。

灰斑鸠和粉头斑鸠(Streptopelia roseogrisea)被论证是家养环鸽(Streptopelia risoria)的野生祖先。其中一个原因是此种鸟可以与环鸽交配并繁殖。

灰斑鸠

4栖身环境

灰斑鸠栖息于平原、山麓和低山丘陵地带树林中,也常出现于农田、耕地、果园、灌丛、城镇和村屯附近。

5繁殖状况

灰斑鸠的繁殖期为4~8月。或许一年繁殖2窝。通常营巢于小树上或灌丛中,也在房舍和庭园果树上营巢。巢甚简陋,主要由细枯枝堆集而成。距地高度多在3米以上,巢外径14~20厘米,内径8~13厘米。每窝产卵2枚,卵的颜色为乳白色,形状为卵圆形。卵的大小为29~34×23~26厘米,重7~9克。主要由雌鸟孵卵。雄鸟多在巢附近休息和警戒。孵化期14~16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由雌雄亲鸟共同喂养,大约经过15~17天的喂养,幼鸟即可飞翔离巢。

灰斑鸠

6亚种分化

灰斑鸠指名亚种(拉丁亚种:Streptopelia decaocto decaocto)。 

灰斑鸠新疆亚种(拉丁亚种:Streptopelia decaocto stoliczkae)。

灰斑鸠缅甸亚种(拉丁亚种:Streptopelia decaocto xanthocycla)。

灰斑鸠

7保护等级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灰斑鸠

8地理分布

阿富汗,阿尔巴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巴林,孟加拉国,白俄罗斯,比利时,不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丹麦,埃及,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印度,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科威特,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摩尔多瓦,摩纳哥,黑山,摩洛哥,缅甸,尼泊尔,荷兰,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领土被占领,波兰,葡萄牙,卡塔尔,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沙特阿拉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斯里兰卡,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乌兹别克斯坦。

灰斑鸠

9分布与扩张

灰斑鸠在中国相当常见,指名亚种(S. d. decaocto)分布于华北和四川,亚种S. d. stoliczkae分布于新疆喀什和天山地区,亚种S. d. xanthocyclus作为迷鸟偶然出现在安徽、福建福州和云南。

灰斑鸠在20世纪时遍及欧洲全境,1953年首次到达最西端大不列颠岛,1956年首次在英国大量繁殖,不久之后到达爱尔兰岛。灰斑鸠也栖息于北极圈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

灰斑鸠

1970年代灰斑鸠被引入巴哈马,1982年传播到美国佛罗里达州。这种鸟在北美的聚集地仍是墨西哥湾沿岸,南至墨西哥韦拉克鲁斯州,西至加利福尼亚州,北至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和五大湖。其对本土物种的影响仍是未知的;它们似乎占据了哀鸽和原鸽间的生态位;一些情况表明其扩张代表了旅鸽灭绝所留下的生态位被其占用。

灰斑鸠在日本的扩张,有一种说法是江户时代引入家养,放生后成为当地的野生动物。当时灰斑鸠的栖息地是在关东地方东北部(千叶县北部、茨城县西北部、埼玉县东部)一片不大的区域,因此灰斑鸠被指定为日本自然遗产。近期确认群马县南部也有灰斑鸠栖息。

灰斑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