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拉丁学名:Tragopan caboti)是齿鹑科,角雉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黄腹角雉
英文学名
Cabot’s Tragopan
黄腹角雉

1鸟种简介

黄腹角雉(学名:Tragopan caboti),别名角鸡、吐绶鸟,全长约50(雌)~65(雄)厘米。雄鸟上体栗褐色,满布具黑缘的淡黄色圆斑。头顶黑色,具黑色与栗红色羽冠。飞羽黑褐带棕黄斑。下体几纯棕黄,因腹部羽毛呈皮黄色,故名“黄腹角雉”。有翠蓝色及朱红色组成的艳丽肉裙及翠蓝色肉角,于发情时向雌鸟展示。雌鸟通体大都棕褐色,密布黑、棕黄及白色细纹,上体散有黑斑,下体多有白斑。

黄腹角雉

2外形特征

雄性成鸟(春羽):额和头顶均黑;头上羽冠前黑,后转为深橙红色,羽冠两侧 也为同色;后颈黑,此色经耳后向下延伸至肉裾的周围;颈的两侧亦深橙红色,向下几乎伸 到胸的中部;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均黑,羽基具白色横斑,羽端具明显的皮黄色卵圆斑,各 羽两侧更杂以栗红色三角形斑,整体看像是栗红色,而满布以具有黑缘的皮黄色卵圆斑, 特别华丽;尾上覆羽的皮黄色斑更形扩大,占着尾羽的大部;飞羽暗褐,杂以黄斑,尤其是 在外翈上;尾羽黑褐,密杂以黄斑,并具宽阔的黑端。下体几乎纯皮黄色,仅两胁及覆腿羽 稍杂以与上体近似的羽色。

雌性成鸟:上体棕褐,而满杂以黑色和棕白色矢状斑;头顶黑色较多;尾上黑色成横斑状;下体较背淡皮黄色,胸多黑色粗斑,腹部杂以明显的大形白斑,肛周羽和尾下覆羽 灰白。

雄性幼鸟(1924年2月采自福建挂墩):酷似雌鸟,但头顶和喉多红色,上体无白色矢状斑,但散布有皮黄色卵圆斑,下体白斑也较少些。

一月龄的幼雏:头被以棕黄色绒羽;体褐色,具黄色斑纹,颈部斑纹较多,呈放射状;腹部土黄色。嘴和跗蹠等均黑褐色。

虹膜褐色,嘴角色,脚粉红色或肉色,具一短距。雌鸟无距,亦不具肉裾,肉质角亦不发达。

大小度量:体重♂1400g;体长607~700mm;嘴峰♂14~16.5mm,♀14~16mm;翅♂225~233mm;♀192~213mm;尾♂207~230mm,♀151~171mm;跗蹠♂67~70mm,♀58~62mm。

(注:♂雄性;♀雌性)

黄腹角雉

3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800~1400m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中,栖息地内全年湿润温暖,年平均气温约15℃,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年降雨量约2000mm。其中尤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 、冬青科、山矾科 、蔷薇科 、杜鹃花科和黄山松为建群树种,林下植被较发达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较为喜欢。

黄腹角雉

4分布范围

黄腹角雉为中国特产鸟。中国以外未见有分布。

产于浙江泰顺、文成、景宁、云和、丽水、遂昌、衢县、龙游;江西永新、三清山、井冈山、铅山、万年、上犹、崇义、大余;广东乳源、阳山、乐昌、曲江、连山、始兴、仁化、南雄、大埔、五华、潮州、怀集;福建武夷山;广西恭城、永福、灵川、兴安、富川、贺县、融安;湖南莽山。

黄腹角雉

5生活习性

性好隐蔽,善于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丛和草丛中活动,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飞。常成5~9只的小群活动。活动范围在0.02~0.3平方公里范围活动。主要在地面活动和取食,白天常以松散形式在地面觅食,晚上则在树上栖息雨天或雪天亦栖于树上或在树上取食。

主要以蕨类及植物的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如白蚁和毛虫等少量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繁殖季节。所吃食物种类随季节而不同,春季主要以蕨 、山樱桃、山茶 、油茶、映山红、野海棠、交让木和蛇根草等植物的嫩叶、嫩芽为食,夏季和秋季则主要以上述植物以及勾几茶、草莓、悬钩子、虎皮楠、山合欢 、胡颓子、青冈 、白栎等植物的嫩叶、芽苞、浆果、坚果、种子为食。冬季则主要以壳斗科植物的坚果、香花崖豆藤种子和各种山茶的种子为食 。通常在7:00一8:00下树之后和16:00-18:00上树栖息过夜之前,活动和取食较为频繁。 

尤对交让木的果实及叶有依赖性。交让木的果实及叶片,是黄腹角雉秋、冬季的嗜食对象,因而交让木也成为秋、冬季黄腹角雉的主要栖息过夜场所。交让木的分布与黄腹角雉的分布有较大的相关性。在树上筑巢,在粗大树干的凹窝处或水平枝杈基部以松针、枯叶、苔藓等编成简陋的皿状巢。

黄腹角雉身子粗笨,不善飞翔,喜欢潜伏,胆子很小,活动隐秘,反应迟钝,有时还会干出“埋头不见”的傻事。当听到危险响动时,它不飞不跑,站在原地不动,东瞧瞧,西望望。发现有人正逼近自己时,想逃已经来不及了,它就急中生“智”,一头钻进了杂草丛中,可是身子却仍然露在外面,好像鸵鸟一样,故又被人称作“呆鸡”。因此,它的天敌很多。

黄腹角雉

6生长繁殖

雌、雄鸟进入繁殖期后,活动强度都明显提高,每天存在2个活动高峰,雄鸟求偶炫耀(包括完全和不完全炫耀),在3月中,下旬在室高潮,并随着雌鸟产卵发生周期性变化,每天有2个求偶炫耀高峰。繁殖期3~5月。3月中旬即出现求偶炫耀行为,个别雄鸟早在12月和1月即有出现。求偶炫耀行为主要是雄鸟面向雌鸟上下点头和展示喉下肉据,但早期的求偶炫耀多数由于雌鸟未发情而终止。多数在3~4月开始发情。

黄腹角雉繁殖期时,雄鸟占据一片山林,在清晨发出“哇……哇……嘎嘎嘎嘎嘎!”占区鸣叫。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而一些体弱的雄鸟,则无力维持一片山林的所有权,只得四处流浪,因而失去了交配的机会。

黄腹角雉

发情时雄鸟喉下的肉裙膨胀下垂,显现鲜艳的朱红色,翠蓝色的条纹纵横交错,远看好像繁体“寿”字,故又称“寿鸡”。头上那一对翠蓝色的肉角,挺直突出,更加锃亮。雄鸟有一套复杂的求偶炫耀:首先面对雌鸟蹲伏,并不停地上下点头,肉据亦随之而徐徐展开并下垂至胸前,如肉据伸展不平或偏于一侧时,则通过摇头动作而摆平,同时头上肉角亦随上下点头动作而伸出。接着双翅展开,并随点头动作做同步大幅度扇动,肉据亦进一步充血膨大,同时张嘴发出“chi……”声,尾羽展开,并轻微抖动。到高潮时身躯突然挺立,两翅紧夹于体侧不动,头部向下低垂,嘴尖朝地,使天蓝色肉角展示于雌鸟面前,并发出长而响亮的“chi……”声。伴随此长叫,有时双脚前后快速交替伸缩,或向雌鸟冲击2~3m,然后面对雌鸟蹲伏,上下点头数次,肉角及肉据慢慢缩回,结束求偶。当雄鸟发情、面向雌鸟进行求偶炫耀时,雌鸟如伫立不动,注视雄鸟,则激励雄鸟兴奋,并完成炫耀的全过程;如雌鸟他顾,反应冷淡或离去时,雄鸟的求偶炫耀即告中断。通常在雄鸟求偶炫耀刺激下,雌鸟表现出允许雄鸟接近并在雄鸟面前微张双翅并蹲伏、尾羽展开如扇,或面向雄鸟扇动两翅,并匍匐前进数步等发情行为时,雄鸟才上到雌鸟背上进行交配。交配时雄鸟用嘴衔住雌鸟头顶或颈,肩部的羽毛完成交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雄鸟发情时肉裙与肉角的展示作了生动逼真的记述,并以此特性而命名“吐绶鸡”。

通常营巢于海拔1000~1500m的常绿阔叶林或混交林中接近山脊的阴坡或半阴坡处,巢多置于华山松的水平枝靠基干处,必在阔叶树水平枝干凹处或靠近主干的茂密分枝处,距地高3~9m。巢较简陋,主要由苔藓和落叶构成。巢的大小为15.5~19mm×17.3~28mm,深6~11mm。3月末4月初开始产卵,每隔1日产卵1枚。每年产一窝,每窝产卵3~4枚,偶尔6枚,有时一年仅产一枚。雉卵比鸡蛋稍大,卵土棕色或土黄色、密被细密的褐色或红褐色斑点,有时还被有大而稀疏的灰紫色斑。卵的大小为51.5~57.3mm×38~43.9mm,重50~57.4g。

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卵初期雄鸟在巢附近活动,晚上栖于巢附近树上,后期则不见踪影。孵化期28天,孵卵期间每天只离巢1小时左右外出觅食。天敌很多,卵常被偷食,繁殖成功率只有10%左右。孵卵期间雌鸟甚为恋巢,特别是孵卵后期,常常人至跟前,甚至用木棍捅它身体和捉住它也不飞。在受到威胁时,它甚至能用1只翅膀将卵挟住搬走,直至危险过去,才又将卵全部搬回巢内继续孵卵。

黄腹角雉

雏鸟早成性,刚出壳时体重仅36.8~38.31g,全身被有棕褐色绒羽,出壳后当天就能掮动双翅,第三日即能跟随雌鸟下树离巢活动和觅食,并以家族群为基础过冬。照顾雏鸟的任务全由雌鸟承担,雌鸟亦甚护雏,当雏鸟受到入侵者威胁时,会猛烈地向入侵者攻击。幼鸟生长发育较为缓慢,两年后才能发育为成鸟。

黄腹角雉

7人工繁殖

黄腹角雉为中国特产鸟,易惊,不易饲养和繁殖。早自梁、唐以来就为古人所记载。

黄腹角雉的栖息环境狭窄,种群密度甚低。浙江乌岩岭是中国黄腹角雉的唯一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

北京师范大学自80年代以来,对其野外生态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于1986年首次饲养繁殖成功,1995年已培育出3代,种群数量20余只。

黄腹角雉

8种群状况

种群保护历程:1981年,原杭州大学诸葛阳教授在乌岩岭保护区发现了黄腹角雉,国家林业局遂把乌岩岭定为中国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和科研基地。

1984年开始,中科院院士、北师大鸟类学家郑光美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对黄腹角雉进行了长达7年的系统研究。据郑光美等1985~1986年在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的调查,该区冬季种群为50只,平均冬季种群密度为7.08只/平方公里。

1985-1986年,对广东、浙江、福建、广西主要分布区统计数量4000只。

1986年首次人工饲养繁殖成功,现已育成了三代人工种群。

1987年11月21日,首次在2只雄鸟和1只雌鸟上安装了无线电发射器,将它们释放到自然环境中。此后,又有10余只角雉被如此放回大自然。1994年乌岩岭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中国黄腹角雉惟一的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

1991年国内黄腹角雉的资源估计量为5000只,其中浙江省黄腹角雉的资源量约为640~1000只,而据无线电遥测研究显示,浙江泰顺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典型栖息地其种群密度可达7.08只/k㎡(郑光美等,1991)。2001年3月,北师大副教授邓文洪在乌岩岭设置了200余个人工鸟巢。

黄腹角雉

9致危因素

影响种群发展因素主要是窝卵数小,孵化率低,天敌(青鼬、松鸦、豹猫)危害严重,加之森林砍伐、生境丧失和盗猎等人为干扰,使黄腹角雉的分布区愈来愈缩小,种群数量亦不断下降。

黄腹角雉

10保护级别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红皮书濒危等级 :R(濒危)

IUCN等级:E。CITES : 1《世界雉类保护行动计划2000-2004》确定的急需保护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