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鸡

火鸡(拉丁学名:Meleagris gallopavo)是齿鹑科,火鸡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火鸡
英文学名
Wild Turkey

1鸟种简介

火鸡即吐绶鸡(turkey)。鸡形目——吐绶鸡科——吐绶鸡属的一种。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火鸡体型比一般鸡大,可达10公斤以上。根据传统,美国人会在感恩节及圣诞节烹调火鸡。火鸡有两种,分别是:分布于北美的野生火鸡,和分布于中美洲的眼斑火鸡。现代的家火鸡是由墨西哥的原住民驯化当地的野生火鸡而得来。

火鸡

2形态特征

火鸡体型比家鸡大3-4倍,体长110-115厘米。翼展125-144厘米,体重2.5-10.8千克。嘴强大稍曲。头颈几乎裸出,仅有稀疏羽毛,并着生红色肉瘤,喉下垂有红色肉瓣。背稍隆起。体羽呈金属褐色或绿色,散布黑色横斑;两翅有白斑;尾羽褐或灰,具斑驳,末端稍圆。脚和趾强大。体羽从乳白色至棕灰色至黑色褐黑色,闪耀多种颜色的金属光泽。头、颈上部裸露,有红珊瑚状皮瘤,喉下有肉垂,颜色由红到紫,可以变化。雄火鸡尾羽可展开呈扇形,胸前一束毛球。 

颈、足像鹤,嘴尖冠红且软,毛色如青羊,脚有两指,爪甲锋利,能伤人至死。墨西哥的普通火鸡亚种与美国东南和西南部的普通火鸡在羽毛斑点和腰部颜色上稍有差别,但羽衣基本上均为黑色,并带有虹彩光泽的青铜色和绿色。成年雄体头部裸露,有皮瘤,一般情况下呈鲜红色,但兴奋时变成白色,带亮蓝色。普通火鸡的其他明显特征是从额至喙有一个长形红色肉质饰物;喉部有肉垂,胸部具有一个黑色、质地较粗、似被毛的羽簇,称为髯,有脚距突起。雌鸟的重量一般只有雄鸟的一半,头部的皮瘤及肉垂也较小。

火鸡

3栖息环境

火鸡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栖息于温带和亚热带森林中。野生火鸡喜栖息于水边林地。

4生活习性

喜欢群居生活,性情温顺,行动迟缓。以植物的茎、叶、种子和果实等为食,也吃昆虫等,偶尔也吃蛙和蜥蜴。它们受惊时会迅速跑到隐蔽地方,飞翔力较强,能飞500-2000米远。平时栖于地面上,发咯咯声,觅食昆虫、甲壳类、蜥蜴以及谷类、蔬菜、果实等。夜间结群宿在树上。

火鸡

5分布范围

原产地:加拿大、墨西哥、美国。

引进: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夏威夷群岛。

6繁殖方式

火鸡求偶时,雄鸟展开尾羽,翅膀下垂,抖动羽翈作声,缩头阔步行走,并发出急促的“咯咯”叫声。早春繁殖。筑巢于地面上。一只雄鸟配一群雌鸟,每窝产8-15枚淡褐色有斑点的卵,卵产于地面低洼处;孵化期28天。

由于鸟类、两栖类及鱼类的性别由卵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决定,所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进行孤雌生殖,而火鸡在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强。在缺乏雄性的情况下,雌鸟生产的未受精卵亦可孵化,而其所孵出的后代通常虚弱,并几乎都是雄性。

火鸡

7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火鸡

8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9经济价值

营养:火鸡肉鲜嫩爽口,野味极浓,瘦肉率高,蛋白质含量丰富,胆固醇低、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达30.5%,而且富含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蛋氨酸和赖氨酸都高于其它肉禽,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也含量丰富,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等神奇功效。肉性温微热,味甘香,滋补作用较强,对怔忡心悸、头晕目眩、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久病体虚、腰膝乏力等有良好的功效。

医疗:1、健脾: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

火鸡

2、养胃:暖胃,治疗胃寒症。

3、止泄: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症状是:久泻不愈、面色萎黄、食欲减退、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

4、调经:调理经期过长(短)或是月经过少(多)。

5、补肾虚:症状为“热”,主要有腰酸、燥热、盗汗、虚汗、头晕、耳鸣等的肾阴虚。

6、通乳生乳:有开胃健脾、消除寒气、催生乳汁之功效。

7、其他功效:用于虚损羸瘦,病后体弱乏力;脾胃虚弱,食少反胃,腹泻;气血不足,头晕心悸,或产后乳汁缺乏;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遗精,耳鸣耳聋,月经不调,脾虚水肿,疮疡久不愈合等。

火鸡

10人工养殖

个体选择:作种用雄火鸡应选择具有健壮无病、体型高大、雄性较强、活泼、羽毛发亮、腿粗而直 的;种用雌火鸡选择健康无病、性情温顺、背平尾直、胸宽体大、羽毛和肉髯颤色鲜艳的。种鸡用一段时期要更换,提纯复壮,及时淘汰劣种,选留良种。种用母火 鸡利用年限为2年,雄火鸡则可利用3—4年。

配种与产蛋:雌火鸡从34周龄开始进入第一个产蛋周期,产蛋期在每 年的3—9月,每产10—15枚左右即自行孵化。每年产蛋4—6个周期,每个周期产蛋14—20枚,最多28枚。火鸡多为自然交配,应防近亲交配,种火鸡 在自然交配时,由于雌雄在体重上差别大,常使雌火鸡受到损伤,因而导致雌火鸡的繁殖率低,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可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来解决这一矛盾,同时种 公鸡的饲养比例,可由自然交配的1:4—5提高到1:30,而且可使饲养费用大幅度降低。

1 采精:火鸡一般采用按摩法采精,先要经过2周时间训练种火鸡,使它形成性反射,而后即可采精,采精时助手坐在板凳上,两手分别捉住种公鸡的一条腿,采精者 沿火鸡两翅背部至尾根及向泄殖腔下两侧部位多次有节奏地按摩,并将左手拇指与其它四指分撑住泄殖腔两侧,并以掌紧贴尾羽;同时用右拇指与其它四指分撑住在 泄殖腔两侧腹部位置有节奏地按摩,待种雄火鸡性兴奋,见到退化的交接器勃起自泄殖腔翻出来时,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稍用力挤压种火鸡泄殖腔周围使精液(稍带 黄白色浓稠液体)捧出,流装到事先备好的贮精器内(常用消毒清洁的小玻璃试管或集精杯)。种雄火鸡每次捧出精液0.2—0.3毫升,精子浓度每毫升约80 亿,3—4天采集1次,精液采集后,不论稀释与否,都应放置到35—40℃温水中暂存。采精操作时,动作忌粗暴,要避免粪便污染,对已污染的精液不能用于 输精,采集的精液必须在30分钟内输用,以免降低精液品质,影响受精率。

2 输精:为保证较高的受精率,输精应选择在种雌火鸡产完蛋,下午2时,且在安静、清洁场地进行,以得到最高的受精率。输精方法采用输精器直接插入阴道的方 法。输精前,先用剪刀剪去泄殖腔周围的羽毛,并用生理盐水擦拭干净。输精人员助手用两手分握雌火鸡两腿和两翅尖固定,输精液需要稀释,稀释倍数为2—3 倍。常用稀释液以生理盐水或5%—7%的葡萄糖或谷氨酸钠2.8g,葡萄糖1.8克,蒸馏水1OOml配成。输精器用带塑料小胶管的卡介苗注射器,将稀释 的精液装入注射器筒内。输精时,输精员面向种火鸡尾部,右手将其尾羽拨向左侧,大拇指紧贴泄殖腔下缘向下方轻压使泄殖腔张开后,左手将盛有精液的输精器自 然插入阴道内。雌火鸡输精间隔:新鲜精液一般14天左右,稀释精液8一1O天,每只火鸡输入精液量为0.025毫升,输精结束后将雌火鸡放回饲养笼内精心 喂养。

火鸡自然交配要在雌火鸡产蛋前及时让其交配,在产蛋期间,应将雄火鸡隔开单独饲养,以免其对雌火鸡骚扰过度,影响雌火鸡产蛋。同时,在配种前要将雄火鸡尖利的脚爪修剪平滑,以免踏伤雌火鸡,影响雌火鸡产蛋和抱窝。

火鸡

种蛋孵化:1 自然孵化:雌火鸡的抱窝性极强,农户少量繁殖火鸡种蛋可由雌火鸡或本地抱蛋母鸡进行自然孵化,方法是用竹箩筐造窝给雌火鸡抱蛋孵化。箩筐内垫上禾草,约 20—30厘米厚,然后放入种蛋。雌火鸡抱种蛋一般放14—18枚。雌火鸡抱蛋时喜在光线暗淡、隐蔽、僻静的地方,抱窝期间需将雄火鸡隔离饲养,以防骚扰 抱蛋母鸡。每抱窝2天应让它离窝沙搭,采食和饮水。雌火鸡抱蛋期应少喂含水分多的饲料,可加喂些谷物饲料,适当提高饲料日粮标准。种蛋入孵后第7—8天、 15天、25天时各照蛋和验蛋1次,以除去无精蛋和死胚蛋。种蛋入孵26天,壳内小雏已经形成,有的开始啄壳,一般28—29天可全部出雏。雌火鸡抱窝后 体质比较虚弱,应单独喂养几天,以便尽快恢复健康。

2人工孵化:在大规模饲养繁殖火鸡时用应采用人工孵化法。火鸡种蛋进行人工孵 化要对种蛋进行选择,然后将种蛋放入孵化器内,用福尔马林溶液密闭熏蒸消毒半小时,按孵化器每立方米窖积用福尔马林20ml,加8g高锰酸钾即可。消毒时 孵化器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65%。消毒结束后,立即驱逐烟雾,然后正式升温孵化。孵化温度第1天至第25天为37℃,相对湿度为56%,孵化器达到 要求后,气孔全部打开。孵化第1天至第16天,每隔2小时用人工转蛋1次,第17天至第25天可以自动转蛋或人工转蛋,每小时1次,孵化至第8、20、 25天各进行验蛋1次,检查胚胎的发育情况,除去无精蛋和死胚蛋。孵化到第25天时,把孵蛋移入事先消毒好的出雏机。第26天至28天出雏机温度为 36.5℃,相对湿温度为77.6%。为了提高出雏机的湿度,可在机内挂湿布。出雏时,每隔2小时向蛋面喷洒40—60℃温水,有利于雏火鸡的破壳和增强 其活力,提高孵化率。

火鸡

11文化内涵


感恩节食火鸡:传说养火鸡可消除火灾,俗称“火鸡”。 感恩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届时放假三天,合家团聚。在节日宴会上,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特色名菜——“烤火鸡”。感恩节吃食火鸡,要从感恩节的由来说起。1620年,英国一批主张改革的清教徒,因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而退出国教,自立新教,此举激起了英国当政者的仇恨。这些清教徒们不堪承受统治者的追杀和歧视,先逃到荷兰,9月初,乘船远渡重洋,准备流亡美国。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漂泊了65天,于11月终于到达了美国东海岸,在罗得岛州的普罗维斯敦港登陆。当时,此处还是一片荒凉未开垦的处女地,火鸡和其他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时值寒冬,来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恶劣的环境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他们送去了火鸡等食物,并送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还帮助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新家园。

火鸡

 

这些英国人在安顿好新家以后,为感谢在危难之时帮助、支援过他们的印第安人,同时也感谢上帝对他们的“恩赐”,在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并与他们进行联欢,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除招待印第安人食烤火鸡外,并在一起举办射箭、跑步、摔跤等体育竞赛,夜晚还围着篝火尽情歌舞,共享欢乐。此后,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都要举行这样的庆祝活动。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从此,这一节日在西方国家流行开了。

圣诞节食火鸡:吃火鸡的历史已经有近四百年了。这个象征丰收团圆的感恩大餐“Christmas Dinner”和“Thanks giving Dinner”中的“Dinner”原本并非指晚餐。而应该在中午吃。由于感恩节是每年11月第四周的星期四。已经非常接近圣诞节这个一年中的大节日。而圣诞节正是感恩耶稣降临的日子。因此,象征感恩的火鸡大餐便延伸到了圣诞节。在圣诞大餐里,除了火腿、甘薯、蔬菜、葡萄干、布丁、水果饼、鸡尾酒之外,当然少不了火鸡。

火鸡

12溯源

美国总统在感恩节前赦免火鸡的传统据说始自二十世纪50年代前的杜鲁门时代。但杜鲁门图书馆表示未找到有关文件记录,事实上“杜鲁门说过,别人送来的火鸡最后作为菜肴摆在了他家餐桌上”。有人说,这种说法可能来自于全美火鸡协会主席从1947年开始在每年感恩节都向白宫送火鸡的传统。也有人说,100多年前林肯总统就曾赦免了他儿子的一只宠物火鸡。但这无史实可考。

二十世纪60年代在位的肯尼迪总统从未正式发布赦免火鸡声明,只在1963年11月19日,也就是22日他被暗杀前3天,要求手下不要宰杀别人送的一只火鸡。他当时说:“留着它吧。”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美国总统正式赦免火鸡始于20年前的老布什时代。乔治·W·H·布什1989年任总统时,开始正式在感恩节前赦免从国家火鸡协会收到的火鸡。那之后,总统在感恩节前赦免火鸡成为新传统。

火鸡

2003年,布什总统依照传统习俗在白宫玫瑰花园特赦了两只名叫“星星”与“条纹”的火鸡,将它们放生,象征了美国人民充满感恩的心情与宽宏的胸怀。布什说,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开放民众到白宫网站,投票选出放生火鸡,并为它们命名。经过激烈竞争,“星星”与“条纹”脱颖而出,分别赢得“年度特赦火鸡”与“代理特赦火鸡”荣衔。

布什总统说,这两只火鸡意义不凡,因为“星星”与“条纹”合起来就是“星条”,也就是美国国旗的图案。布什幽默地解释为什么要投票选举“代理特赦火鸡”。他说,这大概是要防备“特赦火鸡”不能“视事”,因此它的功能大概就像我们的副总统吧。布什的幽默引来哄堂大笑。

 

火鸡

2009年11月26日是美国一年一度的感恩节。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依照传统惯例,在感恩节前夕赦免了两只火鸡。赦免仪式在白宫北门廊举行。当天,奥巴马和两个女儿在白宫后门共同出席年度火鸡赦免仪式。美国火鸡协会主席休辛格亲自挑选出两只火鸡“勇气”和“和平”。奥巴马带领两个女儿玛丽娅和萨莎将这只火鸡仔细地端详一番,然后发表赦免讲话。[12] 

奥巴马说,感恩节是一个典型的美国节日,也是向因战争与家人分开的美国军人致谢的时刻。此前,数吨火鸡已运往阿富汗和伊拉克,以在26日感恩节当天慰劳前线士兵。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杰夫·莫雷尔24日告诉记者,已有211吨火鸡、28吨土豆、12吨火鸡填充食材、8700罐草莓酱和6.7万份蛋糕和派启程运往前线,在感恩节那天供约18万名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士兵享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军基地餐厅26日将提供24小时服务,以满足各个班次执勤士兵的用餐需要。赦免仪式的画面为美国各大电视网所转播,并被上传到白宫网站供更多人观看。[12] 

奥巴马开玩笑说:“我听说艾森豪威尔总统和约翰逊总统实际上把他们收到的火鸡吃了,但你不能因此责怪他们,这确实是长相不错的火鸡。”他接着开玩笑说,自己也曾计划打破传统,把这只火鸡吃掉,幸亏女儿及时阻止,“勇气”才逃过一劫。讲完这番话后,“勇气”被放到了桌子上。奥巴马假装严肃地把手放在它头上并说:“你被赦免了。”[12] 

以“勇气”和“卡罗来纳”为例,这两只幸运火鸡24日晚在华盛顿首屈一指的威拉德豪华酒店过夜,获赦免后25日下午乘坐头等舱飞到加利福尼亚州,在当地迪士尼乐园感恩节游行中担任荣誉贵宾。然后将“光荣退休”,在迪士尼乐园度过余生。

火鸡

火鸡的常见病有蓝冠病、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出血性肠炎、鼻气管炎、沙门氏菌病、丹毒、支原体病、黑头病(盲肠肝炎)、球虫病、火鸡瘟、嗉囊下垂、心肌炎、腱炎等等。

(一)支原体病 火鸡支原体病又被称为“1日龄型气囊炎”、“气囊炎缺陷症候群”或“火鸡症候群-65”。本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各种日龄火鸡均可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既可经种蛋直接传播,也可通过异性交配、空气、人员、设备等一些直接和间接接触而水平传播。

火鸡

1.病原 火鸡支原体肉汤培养物经姬姆萨染色表现为球状体,可单在、成双或成小丛。不同株支原体抗原性稍有差异,其致病力也各不相同。

2.症状 成年火鸡往往是带菌鸡群,感染而不表现明显症状,但其生长速度、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都比支原体阳性率较低或无支原体的火鸡群低。当饲养管理不善,环境条件变劣以及有其他应激因素存在时,会出现生产性能的进一步下降和精神委顿、采食下降等一般症状。大多数疾病症状出现在6周龄以下的雏火鸡,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身体矮小,增重速度降低。出现气囊炎的一些症状。颈椎变形,歪脖。腿部出现症状,跗跖骨弯曲、扭转、变短,跗关节肿大。

3.病变 支原体阳性率较高的火鸡群其所产种蛋多在孵化后期出现死亡,死胚及出壳火鸡胸气囊可见浑浊和纤维素性斑点。6周龄以下的发病雏火鸡胸、腹气囊均严重浑浊,有炎症表现,气囊壁增厚,并有黄色纤维样或干酪样物。成年鸡往往见不到干酪样病变。

4.诊断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确诊本病必须采气管、鼻窦或气囊的渗出液,鼻甲骨或肺的悬浮液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诊断是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法,用已知抗原与待检血清进行平板凝集试验,根据凝集程度做出判断。

5.防治 建立无支原体的种火鸡群是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各级种火鸡场都要杜绝引进带有有支原体的火鸡,在饲养过程中加强兽医防疫工作,定期对火鸡群进行监测,发现阳性立即淘汰处理。为了减少下一代火鸡支原体发生,也可将种蛋进行一些抗生素药液浸泡处理。火鸡支原体症的治疗可选用泰乐菌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林肯霉素、壮观霉素、金霉素及链霉素等。有条件时最好分离菌株通过药敏试验,选择使用效果最佳的药物。应当注意,使用任何药物,都不可能消除火鸡的带菌现象。

火鸡

(二)出血性肠炎 出血性肠炎是火鸡的常见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所有火鸡群在饲养过程中的一定阶段都要受到感染。主要发生在6—14周龄的火鸡,以7—9周龄最为常见,本病的特点是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还可以引起免疫抑制。

1.病原 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属于禽腺病毒Ⅱ群。该病毒无囊膜,呈20面体立体对称,内部核酸为DNA。其毒株有很多种,毒力各不相同,某种毒株导致死亡的能力也相对稳定,但各毒株的抗原性是一致的。

2.症状 火鸡出血性肠炎常因病毒毒株的不同而在临床表现上有较大差别,死亡率也从1%—60%不等。一般毒力的毒株感染,可能在较短时间内造成少数火鸡突然死亡,而大群火鸡基本无症状表现。中等毒力或强毒株感染,引起火鸡急性发病,出现血便。发病的雏火鸡往往在几小时内突然死亡或完全康复。肛门周围常附着黑红色到深褐色血液。在腹部稍用力挤压,可以从肛门挤出血液。

3.病变 肠道广泛性出血和脾脏肿大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肠道扩张,肠壁中度充血,呈黑红色,肠道内充满红色到褐色血液。脾脏肿大,颜色发暗,质脆易碎,呈大理石状或斑驳样。也可看到内脏器官苍白,肺充血,肝脏肿大和各种组织的血斑。

4.诊断 根据肠道和脾脏的病理变化,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要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血清学实验。病毒的分离鉴定,可用血性肠内容物,经口腔或泄殖腔接种易感小火鸡。还可用从马立克氏肿瘤培育出的B淋巴细胞分离和增殖火鸡出血性肠炎病毒。病理组织学检查主要是采集脾脏和肠道样品。血清学诊断可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检查火鸡血清中的抗体,也可以用阳性血清在脾脏提取液中检查抗原,通过ELISA检测病毒抗体也是重要的诊断手段。

5.防治 火鸡肠炎病毒经粪便排出,粪便被吞食或通过垫料、饲料、饮水以及其他途径传染给另外的火鸡,造成本病的迅速蔓延和扩散。因此,加强兽医卫生防疫工作,做好隔离和消毒,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手段。已有一些国家对种火鸡群除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疫消毒外,采用组织培养苗或细胞培养苗免疫接种。对发病火鸡,可注射健康鸡群的阳性抗血清,每只火鸡0.5—1毫升。

火鸡

(三)冠状病毒性肠炎 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又称蓝冠病、传染性肠炎、泥淖热等。本病侵害各种日龄的火鸡,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1.病原 火鸡冠状病毒有囊膜,纤突呈日冕状。内部核酸为RNA。能在15日龄以上的火鸡胚和16日龄以上的鸡胚中培养。该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但抵抗力较弱。

2.症状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大火鸡突然出现食欲降低,饮水减少,精神委顿,生产性能下降。雏火鸡不停地尖叫,声音虚弱无力,挤缩在一起,靠近热源。粪便较稀,呈泡沫状,淡绿色或淡褐色。发病率常达100%,死亡率5%—25%不定。

3.病变 尸体极度消瘦,脱水。肠道病变比较明显,肠呈黄褐色,肠内充满气体和水分。肠黏膜可见小的出血性斑点。肝脏颜色变深。胰腺外观呈白垩样,并有许多白色病灶。脾脏较正常时小。

4.诊断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只能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通过接种火鸡胚或1—4日龄雏火鸡,检查其感染性。采用免疫电镜,病毒中和实验,直接荧光抗体,ELISA等方法进行确诊。

5.防治 火鸡冠状病毒抵抗力弱。因此,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便可杜绝该病的流行。在发病鸡群的饮水中加入百分之一的新霉素或链霉素对减轻症状有一定的效果。使用肠道抗体也可以控制继发性的细菌性肠炎。

火鸡

(四)鼻气管炎 火鸡鼻气管炎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呈不断流行和发展趋势。任何日龄的火鸡都可感染,该病以呼吸道症状、头部肿胀和种火鸡产蛋下降为特征。

1.病原 火鸡鼻气管炎病毒属副黏病毒科肺病毒属,多呈椭圆形,也可见圆形或长丝状粒子。该病毒无血凝和神经氨酸酶特性。

2.症状 成年种火鸡感染后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采食量的减少和产蛋量下降,而且蛋的质量下降。畸形蛋增多,蛋壳变薄、砂壳蛋增多,蛋壳颜色变白。雏火鸡发病经常出现鼻炎和气管炎的症状,咳嗽、湿啰音、气喘或张口呼吸,鼻窦肿胀,泡沫性的结膜炎或眼睑炎,颌下或头面部水肿,有的颈上部和肉髯出现水肿。并可见共济失调和角弓反张等现象。死亡率差异很大,从个别死亡到50%不等。

3.病变 主要病变在呼吸道,气管内黏液增多,甚至有坏死组织在气管形成干酪样栓塞,引起肺水肿、肺充血和肺炎。鼻窦炎症也比较明显。也可见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卵黄性腹膜炎等病变。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通过实验手段进行。常用的方法有6—7日龄鸡胚卵黄囊接种,发病火鸡血清抗体检查等。

5.防治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加强通风换气、温度调控、垫料管理以及卫生防疫等各方面的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鸡鼻气管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经济损失。在一些发达地区已开始使用活毒疫苗和油乳剂灭活苗,在防止种火鸡发病和保护下一代雏火鸡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发病火鸡使用抗生素也可以起到减轻症状和控制继发感染的作用。

火鸡

(五)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鸭和鹅外,大多数禽类都会受到感染而发生新城疫。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各种年龄的火鸡都会发病,引起的损失较大。

1.病原 病原为新城疫病毒,属于一种副黏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依病毒毒力分为强毒型,中毒型,弱毒型三种。

2.症状 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发病突然,病程较短,往往看不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急性型:病火鸡咳嗽,流黏液样鼻涕。呼吸困难,昏睡。翅膀下垂,转圈,神经紊乱,临时性体温下降。口腔内有暗灰色酸臭液体。

亚急性型:病火鸡出现神经症状,腿、翅麻痹,死亡率较低。

火鸡

慢性型:往往表现为散发个别死亡。

3.病变 病变部位主要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消化道可见出血、坏死等病变。鼻腔、喉头、气管都可见炎症表现。

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即可初步诊断。分离病毒或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确诊。

5.防治 采取综合的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对杜绝该病的传播非常重要。用鸡新城疫Ⅱ、Ⅳ系疫苗免疫火鸡,可有效地预防火鸡新城疫的发生。有条件时应测定火鸡血清抗体水平情况,根据抗体高低确定免疫时机。无条件监测抗体时,可于雏火鸡7—10日龄第一次免疫,5周龄第二次免疫,9周龄第三次免疫,以后每3个月免疫1次。

(六)自发性心肌炎 火鸡自发性心肌炎是火鸡生产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发病率2%—22%,主要引起雏火鸡死亡和体重下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遗传、缺氧以及其他一些疾病有关。

1.症状 患病雏火鸡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仅表现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精神萎顿等一般性症状。

2.病变 左右心室均明显扩张,心脏占据了胸腔的大部分,发生右心室衰竭时,出现肝脏病变和腹水。日龄较大的火鸡,左心室扩张,并有心内膜纤维蛋白化。肺脏一般淤血和水肿,肝脏稍肿,边缘变圆。

火鸡

3.诊断 根据心脏的特征性病变即可做出诊断。应注意与呋喃唑酮引起的心肌炎综合症进行区分。

4.防治 为防止火鸡自发性心肌炎的发生,从种蛋孵化过程中做起,保证氧气的供应。具体做法是:维持适宜的湿度,减少蛋内氧气的渗透,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雏火鸡出壳时的换气,减少出雏器内蛋的数量,并尽量减少雏火鸡在出雏器内存放时间,有条件时,可以额外供氧。雏火鸡运到育雏场后,保证适宜的温度和良好的空气质量极为重要,同时应注意控制饲料蛋白水平和饮水中钠的含量。在育雏的前4周,避免使用呋喃唑酮。

火鸡

火鸡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