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帽鹦鹉

蓝帽鹦鹉(拉丁学名:Northiella haematogaster)是鹦鹉科,蓝帽鹦鹉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蓝帽鹦鹉
英文学名
Bluebonnet

1鸟种简介

蓝帽鹦鹉(学名:Northiella haematogaster,英文名:Bluebonnet)是蓝帽鹦鹉属的鸟类。是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鸟体为橄榄棕色;前额、鸟喙和眼睛之间、头顶前端、耳羽、脸颊前方均为浅蓝紫色;耳羽附近带有些黄色的条纹;其余的头部、背部、背部下方为橄榄灰色;喉咙、胸部上方为橄榄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浅棕色。

蓝帽鹦鹉

2外形特征

蓝盖鹦鹉体长依照不同亚种为28至31厘米不等。这种鹦鹉鸟体为橄榄棕色;前额、鸟喙和眼睛之间、头顶前端、耳羽、脸颊前方均为浅蓝紫色;耳羽附近带有些黄色的条纹;其馀的头部、背部、背部下方为橄榄灰色;喉咙、胸部上方为橄榄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浅棕色;胸部下方、腹部两侧、尾巴内侧为黄色;腹部和大腿部分为深红色;翅膀弯曲的地方、主要飞行羽覆羽以及附近羽毛、翅膀内侧覆羽为蓝紫色;尾巴上方覆羽和尾巴部分为橄榄色,上方尾羽中间为古铜绿色,尖端深蓝;外侧尾羽深蓝,尖端蓝白;尾巴内侧蓝白色;鸟喙灰白色;虹膜灰棕色。母鸟羽色较深,腹部和大腿的红羽较少。蓝头鹦鹉共有4种相近的亚种,主要差异是头部蓝色的深浅与分布面积多寡。

幼鸟和成鸟羽色相同,羽色较深,下腹部和大腿红羽较少,幼鸟需要12个月才能长成成鸟般体色。

3栖息环境

蓝盖鹦鹉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草原、落叶林、干燥的灌木丛林、林木茂密的开阔干燥地区、桉树植被区(Mallee vegetation)、沿着河流经过的狭长林区及一些亚热带的农作区、农场。分布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地内。

蓝帽鹦鹉

4生活习性

繁殖期外通常群居,在栖息的树上或食物充足的地方常聚集大批的族群,夜间休息时则是小群栖息在树顶上,通常在树梢间觅食,偶尔也会到玉米田吃农作物,导致农业损失,除了部分地区,它们在当地算是常见的鸟类,平时大多成对活动,有时也会组成小群体行动;平时偏好在树荫下和灌木丛中活动,时常在地面觅食或是在竹篱笆上休憩,非常明显易见。如果有惊觉危险逼近,会非常激动的大叫,然后整群飞到邻近的灌木丛或是竹篱笆上,并且扬起头部的羽毛表示不满;在地面上行动相当敏捷,并且可以迅速和周围的景物融合形成保护色;平时大多停留在同一区域,有时候会和伯纳德氏鹦鹉(Mallee Ringneck)、蓝颊玫瑰鹦鹉(White-cheeked Rosella)一起集结活动;飞行的速度相当快,并且会伴随尖锐急促的叫声和同伴互相联系,因此相当显而易见。[1] 

食物:蓝盖鹦鹉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种子、地面上的植被、植物嫩芽、浆果、水果、花朵、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

5分布范围

分布于澳大利亚,南澳东部、维多利亚省西北部、昆士兰东南部、新南威尔斯西部。

蓝帽鹦鹉

6繁殖方式

繁殖期因地而异,巴拿马2-4月、哥伦比亚2-5月、委内瑞拉2月、厄瓜多尔2-5月,营巢在低洼地的树洞内,衬以植物碎屑。平均每窝产卵数4-7枚,由雌鸟孵育约22天。雄鸟期间帮助饲养幼鸟和喂食雌鸟。幼鸟一个月后离巢。

蓝头鹦鹉在欧洲的鹦鹉养殖中是最常被繁殖的种类,主要是因为早期进口的数量比其它同属鹦鹉都来的多,它们不需太大的鸟舍即可繁殖,不过建议用较大笼子,这样会让它们更健康、自在。繁殖难度较派翁尼斯鹦鹉属(Pionus)的鹦鹉高一些,购买繁殖配对成鸟或繁殖过的成鸟来繁殖会较快见到成果,人功饲养一窝约产3-5枚,孵化期约26天,羽毛长成约70天;蓝头鹦鹉幼鸟生性较沉稳、安静,是很受欢迎的宠物鸟。手养鸟的蓝头鹦鹉是很漂亮很有魅力且很理想的宠物鹦鹉,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雌鸟的个性更是甜美亲人。

蓝帽鹦鹉

7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8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蓝帽鹦鹉

蓝帽鹦鹉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