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鹦鹉

歌鹦鹉(拉丁学名:Geoffroyus heteroclitus)是鹦鹉科,红脸鹦鹉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歌鹦鹉
英文学名
Song Parrot

1鸟种简介

歌鹦鹉(学名:Geoffroyus heteroclitus,英文名:Song Parrot)是红脸鹦鹉属的鸟类。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体羽主要是绿色,黄头,颈部丁香色有灰蓝色调。两性异形。雌鸟没有黄头。上喙淡黄色,下喙黑色,短尾巴。

2外形特征

歌鹦鹉体长约23~25厘米,体重160~195克。有一个明亮的淡黄色头,体羽主要是绿色,颈部丁香色有灰蓝色调装饰,并逐渐淡出至绿色。喉咙是蓝灰色。整个上体浅绿色,中级覆羽有红褐色斑点,羽毛边缘的内螺纹淡黄色,底面是明亮的蓝色。上胸部灰蓝色,下体的其余部分是相对背部则是淡得多的浅绿色,尾部的上覆羽为中等绿色,下覆面灰色,尾羽外侧的外螺纹带有轻微的黄色。上下颌骨浅黄色至暗灰色的下颌。虹膜黄色,爪灰绿色,上喙淡黄色,下喙黑色,短尾巴。

两性异形。雌鸟没有黄头,有一个全黑的鸟喙,也缺少灰蓝色领。上体灰色,脸颊褐绿色。亚成鸟类似雌鸟,没有黄头,但它们的喙较亮,虹膜较暗。

歌鹦鹉

3栖息环境

主要生活在湿润低地森林和海拔600至1700米之间的丘陵地带。有时也出现在森林的边缘,再生林和花园。在新爱尔兰南部,这个物种能上到海拔1760米的高度。

4生活习性

歌鹦鹉经常孤独的栖息在树枝上,这些鸟类往往通过它们的鸣唱来表明自己的存在。更罕见的是,歌鹦鹉可以在树冠层快速飞行,飞行的路线是直线型的,此时可以观察到翅膀底面明亮的蓝色。这种鹦鹉独自生活,或成对或集小群。平常它们停留在茂密的枝叶间,当树枝震动时,会迅速飞到另一个灌木丛。

食物以种子、浆果、水果、坚果为主,也食昆虫以及其幼虫等。

歌鹦鹉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刺耳的鸣叫,它们的呼叫被描述成沙哑而响亮,Geoffroyus属的其他成员也有颇为相似的叫声。在飞行中,会发出高亢呼啸的歌曲,一般由两个音符组成。“ wewe wiwi”、“chiark chiark”或“kyeer kyeer kyeer”,快速和尖刻。

5分布范围

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

歌鹦鹉

6繁殖方式

此类鹦鹉繁殖方式都是在洞穴中进行,雌鸟在一个树桩或腐朽的树上挖了一个空洞,但人类并不知道更多的关于它们生殖的习惯,繁殖季节是未知的,没有鸟巢大小或孵化方面的其他更多信息。这个物种可能接近红颊鹦鹉,因为同属于一属物种。

7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全球整体数量估计为100,000以下。拉纳尔岛亚种,数量在5000和20000之间。哥鹦鹉的栖息地在整个范围内虽然退化,但它不存在危险。

歌鹦鹉

8保护等级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Ⅱ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歌鹦鹉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