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腹鹭

白腹鹭(拉丁学名:Ardea insignis)是隼科,鹭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头顶通常裸露,嘴强直,鼻孔 呈裂状;初级飞羽11枚,次级飞羽比初级飞羽长;胫、跗骨和趾均细长,后趾很小,且位置高于前3趾。

中文学名
白腹鹭
英文学名
White-bellied Heron
白腹鹭

1鸟种简介

白腹鹭(学名:Ardea insignis,英文名:White-bellied Heron)是鹭科鹭属的鸟类,又名皇鹭、大白腹鹭。全球性濒危鸟类,体型很大,整体呈灰色,腹白,具白色梭状羽。分布区域狭窄,限于印度的喜马拉雅东部、孟加拉国东北部、缅甸和不丹。头顶通常裸露,嘴强直,鼻孔 呈裂状;初级飞羽11枚,次级飞羽比初级飞羽长;胫、跗骨和趾均细长,后趾很小,且位置高于前3趾。

白腹鹭

2外形特征

白腹鹭是一种体型甚大的涉禽,高达127厘米。整体呈灰色,喉、腹部、臀、腋羽、腿内侧及颈下方的长饰羽均白色。比苍鹭体型大许多,仅次于非洲的巨鹭。有几根灰色及白色的丝状羽由顶冠而出。虹膜黄色;嘴灰色;脚灰色。

鸟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雌雄同色。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具有丝状蓑羽,胸前有饰羽。

白腹鹭

3栖息环境

栖于低海拔的河流及热带、亚热带森林沼泽区及池塘。

4生活习性

白腹鹭的叫声粗哑吠声。白昼或展昏活动,以水种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及昆虫等,兼食蛇类、软体动物及小型啮齿类。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迁徙种类。

5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印度,缅甸。可能灭绝:孟加拉国;区域灭绝:尼泊尔。

2014年,泸水县自然保护局从村民手中收容了一只白腹鹭,成为在中国的首次确切纪录。

白腹鹭

6生长繁殖

繁殖期多为群居,在树上、灌丛上或地面上用枝条筑造浅巢。每巢产卵3—6枚,卵呈蓝色、白色或皮黄色,无斑点。雌雄共同孵卵。雏为晚成性。

白腹鹭

7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2年鸟类红色名录——极危(CR)。

白腹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