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鸵鸟

非洲鸵鸟(拉丁学名:Struthio camelus)是鸵鸟科,鸵鸟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鸟类,成鸟身高可达2 .5米,雄鸵鸟体重可达150千克。

中文学名
非洲鸵鸟
英文学名
Common Ostrich
非洲鸵鸟

1鸟种简介

非洲鸵鸟(学名:Struthio camelus,英文名:Common Ostrich)是鸵鸟属的鸟类。非洲鸵鸟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鸟类,是所有鸵鸟(包括非洲鸵鸟、美洲鸵鸟、澳洲鸵鸟)中体型最大者,也是世界上现存鸟类中唯一的二趾鸟类。产于干旱少雨、气候恶劣、食物贫乏的非洲草原和阿拉伯沙漠地区。在它双脚的每个大脚趾上都长有长约7厘米的危险趾甲。

2外形特征

非洲鸵鸟体长约为183—300厘米,身高240—280厘米,体重130—150千克,雌鸟稍小。长相很奇特,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上嘴沾黄色,下嘴略呈粉红色,还有两只如同青蛙眼一样的褐色大眼睛,炯炯有神。躯干粗短,胸骨扁平,没有龙骨突起,上面生有一对显得与身体很不相称的短翅膀,已经退化,没有飞羽,不能飞翔,只是在繁殖期雄鸟向雌鸟求爱时就必须炫耀双翅的羽毛,在孵化期和育雏期成鸟要展开双翅使卵或雏鸟不致于受到炽热的阳光的曝晒,还能张开来壮大自己的声势,吓唬敢于进犯之敌,此外在迅速奔跑时也要展开双翅,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若是顺风还能起到船帆的作用。尾羽蓬松而下垂,每个尾椎骨都呈分离状。腿很长,十分粗壮,有一部分裸露无羽,呈粉红色,脚也极为强大,趾的下面有角质的肉垫,富有弹性并能隔热,适于在沙地中行走或奔跑。

趾仅存2枚,即第三趾和第四趾,是鸟类中趾数最少的,第三趾强大而且具爪,第四趾小而无爪。在羽小枝上没有小钩,所以全身的体羽柔软而蓬松。雄鸟和雌鸟的羽色有所不同,雄鸟的体羽主要为黑色,双翅及尾部的尖端有白色的漂亮长羽,颈部呈肉红色或鲜蓝色,上面覆有棕色绒羽,雌鸟的体羽均呈灰褐色。

非洲鸵鸟

3栖息环境

非洲鸵鸟主要栖息于荒漠、草原和灌丛等地带,其中索马里亚种有时进入浓密的荆棘灌丛中,在西南非洲甚至还见于陡峭的石质高原上。

4生活习性

非洲鸵鸟因为有发达的气囊和良好的循环系统来调节体温,所以能够适应干旱的气候,具有异常的耐热性,即使气温高达56℃仍然能在酷暑的日光下寻觅食物,也可以几个月不饮水。活动最为频繁的时间还是在清晨和黄昏。叫声响亮而重浊,如同狮吼一般,性情机警而多疑,听觉、视觉都很灵敏。喜爱结群,通常为10—15只,如有雏鸟和幼鸟时可以达到40—50只,随着食物的丰歉过着游荡的生活,还喜欢与斑马、羚羊、长颈鹿、角马等草食性兽类混在一起觅食,这样就能吃到斑马等大型兽类惊起的昆虫、小型啮齿动物和爬行动物等。

非洲鸵鸟身躯高大,脖子长,目光锐利,并且在群体觅食的时候,每只鸟抬头的间隔时间是不规则的,此起彼伏,因此总是有一些个体在抬头张望,这样就可以及时地发现敌害,并且通报其他动物迅速躲避。它们在沙漠中奔跑的速度很快,每一步的距离可达3.5米,持续奔跑的速度为每小时50公里,能奔跑5分钟以上,冲刺速度为每小时超过70公里以上,还能够跨越5米多高的障碍。喜欢饮水和沐浴。

非洲鸵鸟

食性很杂,但以植物的茎、叶、果实等为主,特别是开花的灌木,寄生的匍匐植物,地面蔓生的葫芦科植物和野生无花果等,也吃昆虫、软体动物、小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等,同时吃进一些砂粒,以帮助消化。有趣的是,在其肠胃中还能发现钉子、硬币、瓶盖、绳子,甚至钻石等杂物。

5分布范围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西撒哈拉、赞比亚、津巴布韦。

地区灭绝:阿尔及利亚、巴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领土被占领、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突尼斯、也门。

引进:澳大利亚、斯威士兰。

非洲鸵鸟

6繁殖方式

婚配为一雄多雌,一般1只雄鸟配3—5只雌鸟。鸵鸟交配后约1周左右,雌鸟开始产卵。通常每隔一天或两天产1枚卵,直到巢内有12-16枚卵时,便开始了长时间的孵化工作,孵化是由雄鸵鸟和雌鸵鸟交替进行。雌鸵鸟一般是在白天孵卵,雄鸵鸟则是在夜间孵卵,因为在夜晚其艳丽的颜色不易被发现。当鸵鸟在巢中孵化时,经常沿地面伸展其颈部,这可能是一种伪装方法,用以迷惑其他敌兽。

筑巢于地面,所有的雌鸟将卵生在同一个巢穴中。每只雌鸟产卵10-12枚,每窝的卵数可以达到25-30枚。卵大,黄白色,大小为152×203毫米,卵重1300-2000克左右。白天雌鸟孵化,夜晚雄鸟承担。孵化期为40-42天。雏鸟为早成性。3岁性成熟,寿命为60年。

7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8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附录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非洲鸵鸟

9进化始末

非洲鸵鸟是鸵鸟目中惟一的一个种,也是走禽类中的代表。最早的鸵鸟至少出现于始新世时期的欧洲,从上新世到更新世在欧亚大陆广泛发展,种类繁多,在中国也曾发现有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安氏鸵鸟、维氏鸵鸟和蒙古鸵鸟的化石,大约在更新世时迁移到非洲,但到了19世纪时,就只剩下非洲鸵鸟1种了。20世纪中叶,生活于阿拉伯半岛的非洲鸵鸟的消失,也意味着这种动物在亚洲的彻底绝灭,使其真正成为“非洲鸵鸟”了。而事实上,由于人类的大量猎捕,生活在非洲的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下降,特别是非洲北部,大部分地区已经濒临灭绝。

鸵鸟的祖先也是一种会飞的鸟类,它是怎么变成今天的模样,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鸵鸟是一种原始的残存鸟类,它代表着在开阔草原和荒漠环境中动物逐渐向高大和善跑方向发展的一种进化方向。与此同时,飞行能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非洲鸵鸟的奔跑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它的足趾因适于奔跑而趋向减少,是世界上唯一只有两个脚趾的鸟类,而且外脚趾较小,内脚趾特别发达。它跳跃可腾空2.5米,一步可跨越8米,冲刺速度在每小时70公里以上。同时粗壮的双腿还是非洲鸵鸟的主要防卫武器,甚至可以致狮,豹于死地。

非洲鸵鸟

10经济价值

非洲鸵鸟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现生鸟类。非洲鸵鸟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应性广,饲料转化率高,繁殖率高,寿命长,有效繁殖年限长,故其经济价值高。鸵鸟肉为红色,卵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轻低,并含有人体必需的21种氨基酸。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与牛肉相似,比较适合现代消费者的口味。

非洲鸵鸟全身羽毛均为绒羽(仅有羽轴和羽小枝),羽毛质地细致,保暖性好,手感柔软,可作高贵的服饰和头饰。它的羽毛不带静电,可用于擦拭高级精密仪器和电脑。

非洲鸵鸟的卵是现存鸟类中最大、最重的卵,卵重可达体重的1%左右。一枚卵相当于20枚鸡卵的重量。卵壳坚硬,厚约0.2—0.3厘米,具有象牙光泽,可作高级雕刻观赏品。非洲鸵鸟的卵加工后,其适口感比鸡卵细嫩、无腥味,味道鲜美,是高级营养补品。

非洲鸵鸟的皮可制成极佳的皮革,其特点是:轻柔,美观,有独特的毛孔图案,透气性好,拉力强,不易老化,耐用,可卷曲,制成产品后使用年限长,并随时间的增长,产品表面更光亮。

非洲鸵鸟

11人工饲养

饲养场地:非洲鸵鸟的饲养场地要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地带,10—15度的平坦坡地上围栏饲养。不在交通要道,不靠近机场和铁路边。场地周围,以铁丝网栏相隔,有弹性,栏高约2米,可避免非洲鸵鸟受惊或急走时撞上围栏受伤。

非洲鸵鸟的房舍应坐北向南,运动场在南面。房舍分育雏舍、中鸟舍和大鸟舍。房舍要求保温、防雨、防风、防兽和通风良好。房舍前有相应所需的运动场。运动场呈长方形;有1/3为水泥地,其余为沙地或草地。中鸟舍和种鸟舍,做成能避风挡雨的遮荫棚舍便可。运动场一定要足够,保证每只鸟的运动和生活。运动场与鸟舍相连呈长方形;种鸟运动场和遮雨棚舍至少宽30米,长50—80米,每组种非洲鸵鸟(1雄3雌)的饲养面积为1500平方米。运动场内铺沙或草,不允许有积水的凹洼坑。围栏外还要有足够的绿茵地带和青饲料种植地。

非洲鸵鸟饲养以地面平养为主,要求地面清洁、卫生、干燥温暖。在水泥地面养雏鸟而用垫料时,垫料上要铺上麻袋、透气橡胶板,或硬质弹性细眼塑料网等,避免雏鸟吃垫料。雏鸟舍及运动场要打扫干净,将玻璃、塑料布、铁丝及其他不能吃的异物收拾起来。雏鸟在舍内饲养时,要在饲料内加上少量砂砾,以帮助消化。一周内加砂砾1次,用量约占当日饲料量的1%左右。从雏鸟出壳至12周龄的生长阶段,由于生理功能尚未健全,对环境条件变化极敏感,因此是养殖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需要精心照料,科学管理。

饲料选配:非洲鸵鸟是杂食鸟,有着特殊的消化功能,能从粗纤维中摄取能量。因此,供给精饲料时需注意能量的供给量不要过高。如精饲料能量供给多时,加上青饲料中的能量,往往会导致体内能量过多而沉积成体脂,从而影响繁殖力。

非洲鸵鸟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在10周龄前应逐步增加粗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后消化道建立微生物生长活动区域。随着日龄的增长,10周龄后再加大青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使它们能更有效地从青草中获取营养,从而降低饲养成本。青饲料常用的主要有韭菜、叶类蔬菜、象草、苜蓿草、黄草、黑麦草等。

非洲鸵鸟

交配期限:雌鸵鸟在繁殖季节发情表现也很明显,表现温柔,主动接近雄鸵鸟,边走边低头,直至头几乎触到地面,垂展翅膀,同时两喙快速地一张一合。雄鸵鸟的求爱动作做完后,两翅同时上举,碎步快速走近雌鸵鸟。雌鸵鸟如果接受雄鸵鸟的求爱,雌鸵鸟两喙张合加快,并很快蹲下,让雄鸵鸟爬在身上进行交配。雄鸵鸟爬在雌鸵鸟身上,左腿站地上,右脚轻轻放在雌鸵鸟背上,从雌鸵鸟的左下部把阴茎插人阴道口。这时雄鸵鸟左右摆动自己的头,射精时雄鸵鸟双翅快速抖动。交配时间30-60秒。1只雄鸟一般1大交配4-6次,也有少数雄鸟可达到6次以上。交配时间般多在早晨和上午,也有在傍晚交配的。

雌鸵鸟一般2.0-2.5岁性成熟。雌鸟开始有就巢性,营巢于地面的凹窝中,每窝产卵12-18枚,卵纵径16-17厘米,横径13-14厘米,重约1500克,卵壳约占卵重的19.5%,卵光滑、乳白色,具有象牙似的光泽,卵壳厚而硬,厚度0.2-0.3厘米。人工饲养的鸵鸟如把其产的卵取走,雌鸟可连续产卵,一般隔1天产1个卵,连续产12-20枚,也有的可连续产卵48枚才休息,一般休息6-15天又开始产卵。种卵的孵化期为41-42天。

雌鸟刚开产时,产的卵有相当数量为不受精卵。一般第一个产卵期可产卵20-40枚,一些高产雌鸵鸟3岁以后1个产卵期可产卵40-60枚,优秀者可超过80枚。卵发育于卵巢,雌鸵鸟只有1个卵巢,位于腹部中线稍偏左侧。从鸵鸟的解剖上看,卵巢像一串葡萄挂在靠近左肾的体腔中,上面有许多大大小小发育不同的白色和黄色卵泡。在交配季节,成熟的卵从卵泡表面破裂排出,落入输卵管口,进入螺旋状的输卵管。卵泡在输卵管上部与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卵黄由浓稠的卵黄系带系着,使卵黄平衡。卵黄和卵白是胚胎的营养物质,卵沿输卵管继续下行时,在卵白外覆盖两层壳膜,壳是由钙质腺体分泌物形成的,最后在卵表面形成珐琅质层,使其表面光滑。软卵是由于钙质腺体不能在卵外产生分泌物而造成的。卵受精后,短期内胚胎细胞核开始分化,结合子变得更加复杂,它具有双亲的特性。卵一产出,胚胎即停止分化。

人工饲养的鸵鸟,让鸵鸟自己孵化是很不经济的。鸵鸟产卵一般在下午3一7时,产卵性能较好的鸟隔1天产l枚卵,产到12一20枚时休息1周左右,而后又开始下一个产卵周期。但高产鸵鸟可连续产卵至40多枚才休息,这与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很大关系。低产鸵鸟或不足4岁的鸵鸟以及年龄大的鸵鸟,产卵几乎没有规律。种卵的受精率一般为60%一90%。 

非洲鸵鸟

疾病防治:育雏期是各种疾病的易发期,是饲养成败的重要时期。在此期导致雏鸟死亡的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由于雏鸟对不良环境因素,特别是对潮湿和尘埃较敏感,往往由于空气污浊,地面垫料潮湿,室温过高或过低而诱发呼吸道感染,如曲霉菌病等出现一系列呼吸道症状,打喷嚏、咳嗽等,若发现及时,并采取适当措施消除诱因并使用抗生素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否则可导致死亡。因而,在育雏期必须有专人管理,24小时值班,随时注意雏鸟的精神状态和采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育雏室的垫料须质地松软,吸湿性好且不易产生尘埃,尽量减少应激因素的干扰。此外,应谢绝外来人员特别是其他禽场工作入员的参观,以杜绝病原的入侵。

育成期这个时期鸵鸟生长最快,日增重可超过0.5千克。在此时期常发的疾病有前胃积沙病和软脚病。

前胃积沙病这是一种以吃进多量沙粒积塞在前胃内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的疾病,可因营养不良导致心脏衰竭而死亡。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饲料中缺乏硒等某些微量元素有关。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减食,随之消瘦。如发展成废食,则2~3天后便死亡,剖检可见前胃内积满沙粒,其重量多达4~5千克。肠道粘膜充血。心肌萎缩、水肿,心脏脂肪消失。

该病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①发病早期可实行限沙放牧,即在运动场上铺上硬塑料板,避免鸵鸟与沙粒直接接触。同时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中添加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并给予丰富的优质青料。②在常发、多发本病的鸵鸟场,每隔几天在精料中添加一些轻泻药如石蜡油等,以促进体内多余的沙粒及时排出体外,达到预防本病发生的目的。③重症病鸵可实行手术治疗。这在汕头已有手术治疗获得成功的经验。 

软脚病系由于生长过快,身体增重的速度超过双脚骨骼的生长和骨质的钙化速度,使双脚超负荷负重引起的。此时,一方面要限制饲料的配给量以控制生长速度。另一方面,在精料中添加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D等多种维生素,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骨质的钙化。此外应核查一下运动场地是否足够大以及饲养场的日光照情况。

成年鸵鸟有很强的抗病力。但这并不等于养殖成年鸵鸟对疫病可以置之不理。在广东佛山、江门、汕头均从南非进口的种鸟和鸟卵中检出新城疫、禽白痢杆菌病和禽败血霉形体病的抗体。说明鸵鸟已感染上述病原,只是成鸟未见临诊症状而已,其对鸵鸟的生产力是否构成损失未有直接资料数据目前,国内某些场饲养的鸵鸟已有新城疫的发生,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广大驼鸟饲养场(户)的高度重视。随着鸵鸟的圈养,饲养方式的改变,上述病原是否将对鸵鸟构成直接威胁尚难预料。

另外,成鸵可发生难产。主要系因受惊或环境噪音如新建鸵鸟场或场附近正在基建时机器发出的噪音等。对本病的预防在于消除诱因,为鸵鸟提供一个安静、空气清新的环境。

非洲鸵鸟

非洲鸵鸟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