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大尾莺

沼泽大尾莺(拉丁学名:Megalurus palustris)是蝗莺科,大尾莺属的一种鸟类。

中文学名
沼泽大尾莺
英文学名
Striated Grassbird
沼泽大尾莺

1分布范围

贵州(贵阳、望谟、罗甸)、云南(西部、中部和西、南部西双版纳)、广西(留鸟);印度东北部,巴基斯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菲律宾吕宋岛,印度尼西亚爪哇。

沼泽大尾莺

2外形特征

不会误认的体大(雄鸟26厘米,雌鸟23厘米)的褐色莺。背上满布黑色纵纹,眉纹黄白,尾特形尖长;上体亮红褐色,背及翼覆羽具黑色纵纹;下体近白,胸及两胁具狭窄的近黑色纵纹,且两胁及尾下覆羽沾赤褐。虹膜-褐色;嘴-上嘴黑色,下嘴偏粉;脚-粉红。

沼泽大尾莺

叫声:由栖处及飞行时发出声粗但悦耳的似水涌般的鸣声及尖厉的chak chak叫声。也有以爆破音wheeechoo结尾的哨音。

3分类讨论

沼泽大尾莺全世界共计有3亚种,即西南亚种M. p. toklao、指名亚种M. p. palustris和吕宋亚种M. p. forbesi。我国境内只有1亚种,即西南亚种

沼泽大尾莺

4

沼泽大尾莺主要栖息于海拔350-1100m近水溪边或水塘边芦苇沼泽、灌丛或草丛中,有时也出入于村寨附近和农耕地。繁殖期间,多停留于灌木、竹丛或芦苇的顶梢上,亦见于草地附近的田埂上。常单独或成对地频繁地在芦苇丛或草丛中跳来跳去,栖于树上时不时的扇动尾巴,有时不停地扇动双翅,常在茂密的芦苇或草丛中搜寻食物。偶然,亦见其降落到地面上,来回走动,觅寻食物 。

沼泽大尾莺

据吴至康等(1986)在贵州境内于5月间剖检5胃,全为昆虫(其中见有螽蟖1次)。

鸣唱时,滑翔入30m高空中,边鸣边飞,飞行很短距离后,张开翅膀降落到地面上。鸣唱时不停扇动着尾,发出清脆的鸣声。

繁殖期4-6月。营巢于近靠沼泽地面的草茎和芦苇的低枝中。巢呈粗糙的球形,由粗草构成,内垫以细草茎。

沼泽大尾莺

每窝通常产4枚卵。卵呈淡粉红色,具暗褐色或紫红色斑点。卵的大小(40枚)平均为22.7mm×16.0mm。双亲共同承担孵卵和育雏工作。曾发现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将卵寄孵于沼泽大尾莺的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