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喉石鵖

黑喉石鵖(拉丁学名:Saxicola maurus)是鹟科,石鵖属其中的一种鸟类。

中文学名
黑喉石鵖
英文学名
Siberian Stonechat
黑喉石鵖

1外形特征

小型鸟类,体长12~15厘米。雄鸟上体黑褐色,腰白色,颈侧和肩有白斑,颏、喉黑色,胸锈红色,腹浅棕色或白色。雌鸟上体灰褐色,喉近白色,其余和雄鸟相似。雄鸟前额、头顶、头侧、背、肩和上腰黑色,各羽均具棕色羽缘,下腰和尾上覆羽白色,羽缘微沾棕色,尾羽黑色,羽基白色。外侧翅上覆羽黑褐色,内侧上覆羽白色,飞羽黑褐色,外翈羽缘棕色,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基部白色,与白色内侧翅上覆羽一起形成翅上大块白色翅斑。颏、喉黑色,颈侧和上胸两侧白色形成半领状,胸栗棕色,腹和两胁淡棕色,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黑色,羽端微缀白色。

黑喉石鵖

雌鸟上体黑褐色具宽阔的灰棕色端斑和羽缘,尾上覆羽淡棕色,飞羽和尾羽黑褐色,羽缘均缀有棕色,内侧翅上覆羽白色,形成翅上白色翅斑。下体颊、喉淡棕色或棕黄白色,羽基黑色,胸棕色,腹至尾下覆羽棕白色,翼下覆羽和腋羽黑灰色,羽缘棕色。幼鸟和雌鸟相似,但棕色羽缘更宽而显著,眼先、脸颊、耳羽黑色,颏、喉羽端灰白色沾黄,羽基黑色,其余似成鸟。 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脚黑色。

黑喉石鵖

大小量度:体重♂12~22g,♀12~24g;体长♂118~146mm,♀115~140mm;嘴峰♂9~12mm,♀8~12mm;翅♂62~74mm,♀60~74mm;尾♂41~58mm,♀42~58mm;跗蹠♂20~24mm,♀20~23mm。(注:♂雄性;♀雌性)

黑喉石鵖

2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平原、草地、沼泽、田间灌丛、旷野,以及湖泊与河流沿岸附近灌丛草地。从海拔几百米到4000米以上的高原河谷和山坡灌丛草地均有分布,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灌丛草地鸟类。不进入茂密的森林,但频繁地见于林缘灌丛和疏林草地,以及林间沼泽、塔头草甸和低洼潮湿的道旁灌丛与地边草地上。[1]  栖息在开阔的环境如农田、花园及次生灌丛。栖于突出的低树枝以跃下地面捕食猎物。

黑喉石鵖

3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繁殖期主要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四川、陕西、贵州、云南、西藏西部及南部,冬季见于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及海南岛和台湾。[1]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从冰岛、英伦三岛、丹麦、一直往南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地中海等西欧和非洲,往东到马达加斯加、沙特阿拉伯、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中东、高加索、原苏联南部、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中亚、西伯利亚,一直到堪察加半岛、远东、朝鲜和日本。

黑喉石鵖

4生活习性

迁徙:我国主要为夏候鸟,部分在我国越冬。通常在3月末4月初迁来繁殖地,9月末10月初开始飞往越冬地。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平时喜欢站在灌木枝头和小树顶枝上,有时也站在田间或路边电线上和农作物梢端,并不断地扭动着尾羽。有时亦静立在枝头,注视着四周的动静,若遇飞虫或见到地面有昆虫活动时,则立即疾速飞往捕之,然后又返回原处。有时亦能鼓动着翅膀停留在空中,或做直上直下的垂直飞翔。在繁殖期间常常站在孤立的小树等高处鸣叫,鸣声尖细、响亮。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主要有蝗虫、蚱蜢、甲虫、金针虫、叶甲、金龟子、象甲、吉丁虫、螟蛾、叶丝虫、弄蝶科幼虫、舟蛾科幼虫、蜂、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蚯蚓、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叫声:责骂声tsack-tsack,似两块石头的敲击声。

黑喉石鵖

5亚种分化

黑喉石鵖新疆亚种(学名:Saxicola torquata maura)。分布于前苏联、蒙古、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非洲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陕西、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 Urals and between Tobol and Irtysch Riv.。

黑喉石鵖青藏亚种(学名:Saxicola torquata przewalskii)。分布于越南、尼泊尔、印度以及中国大陆的甘肃、青海、陕西、湖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甘肃和新疆。

黑喉石鵖

黑喉石鵖东北亚种(学名:Saxicola torquata stejnegeri)。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日本北部 Yetorofu 和 Hakodate。

注:有著者将分布于北亚地区的亚种独立为西伯利亚石鵖。

黑喉石鵖

6保护级别

还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应注意保护。

黑喉石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