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短脚鹎

灰短脚鹎(拉丁学名:Hemixos flavala)是鹎科,灰短脚鹎属的一种鸟类。

中文学名
灰短脚鹎
英文学名
Ashy Bulbul
灰短脚鹎

1外形特征

额、头顶和短的羽冠黑褐色或暗灰色。上体暗灰褐色或灰色。翼上覆羽褐黑色,初级覆羽外翈具窄的橄榄黄色羽缘,大覆羽和中覆羽外翈大都呈橄榄黄色,小覆羽黑褐色或暗灰色。飞羽暗褐色,内侧飞羽外翈橄榄黄色,与覆羽的橄榄黄色在翅上形成大的黄绿色翼斑。尾暗褐色,羽缘沾橄榄绿色。眼先、颊黑色,耳羽灰褐或栗褐色。颏、喉白色,颈侧、胸、两胁灰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虹膜褐色或红棕色,嘴、脚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27-40g,♀29-38g;体长♂191-240mm,♀184-210mm;嘴峰♂15.5-18mm,♀15-17mm;翅♂95-106mm,♀88-100mm;尾♂87-100mm,♀83-95mm;跗蹠♂16-19mm,♀16.5-18.5mm。

灰短脚鹎

2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500-1500米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阔叶林、灌丛、竹林,有时也到沟谷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森林类型中。冬季多在林缘疏林、灌丛、竹林以及田边和路旁树丛等地活动,夏季有时也上到海拔1800-2000米的高度。

灰短脚鹎

3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至印度、缅甸、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分布: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西藏南部等地。

灰短脚鹎

4生活习性

通常在乔木树冠层或林下灌木上活动和觅食,有时喜欢悬吊在柔软的细枝枝头荡来荡去。

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尤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虫、膜翅目昆虫、蚂蚁、直翅目昆虫以及蜘蛛等。

常成对或成3-5只的小群活动,有时也集成多至30-40只的大群。除繁殖季节多在海拔1000m 以上的茂密森林中活动外,其他时候多在低山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林缘、竹丛和灌丛中活动。

灰短脚鹎

5亚种分化

灰短脚鹎云南亚种(学名:Hemixos flavala bourdellei)。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老挝Xieng-Khouang。

灰短脚鹎华南亚种(学名:Hemixos flavala canipennis)。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广西、湖南、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

灰短脚鹎指名亚种(学名:Hemixos flavala flavala)。分布于印度沿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向南经印度至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Sub-Himalayan山脉。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灰短脚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