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翻石鹬

黑翻石鹬(拉丁学名:Arenaria melanocephala)是叫鹬科,翻石鹬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黑翻石鹬
英文学名
Black Turnstone
黑翻石鹬

1形态特征

黑翻石鹬体长22-25厘米,体重100-170克。鸟喙长20-27毫米,微微上翘。该鸟外观主要是黑色和白色。成鸟除了眼睛和鸟喙外头和胸部都是黑色的,胸部两侧具白色条纹,在眼睛处有白眼眉或白色斑点。上体黑褐色,翼覆羽和肩羽都有淡色羽缘。腹部和臀部白色。在飞行中尾覆羽显示白色,肩部与尾部具有黑色宽带和白斑。尾上覆羽除了臀部黑暗外白色延伸至后腰。

在冬天的头部和胸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深褐色带有小部分白色。与翻石鹬相似,但头部、上体和胸部更白,尤其是在繁殖期,羽毛的红褐色与褐色斑纹更显苍白。具窄翅和窄的白色翼杆。腿和脚是黑褐色带红色调。幼鸟类似于冬天的成鸟,但上体棕色略深,翼覆羽有浅黄色条纹,尾巴尖灰棕色。

黑翻石鹬

2栖息环境

栖息于岩石海岸、海滨沙滩、防波堤、码头、小岛、泥地和潮涧地带,也出现于海边沼泽、滩涂、沙滩及河口沙洲。生活于阿拉斯加时也出现于河口或非常接近海岸的泻湖附近的苔原湿地。

3生活习性

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迁徙期间也常集成大群。行走时步态有点蹒跚,但奔跑很好,飞行有力而直,通常不高飞。觅食时常用微向上翘的嘴翻开海草或小圆石觅找下面隐藏的食物。

食物有藤壶、软体动物、昆虫,也有一些种子和浆果。在海岸边,藤壶和帽贝是主要食物之一。也吃其他甲壳类动物和软体动物,海洋蠕虫。食时主要通过嘴翻转水边地上或浅水处的海草和小卵石,啄食隐藏在下面的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也常吃腐尸。 

4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拉斯加西部和南部,冬季从阿拉斯加东南部到墨西哥西北部。

5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北极海岸。多置巢于浅滩或岛屿、沙地及海岸灌丛与岩石下,通常营于接近水的的高大植被草或莎草之中,隐蔽得很好。巢多利用地面凹坑,内垫以草茎、草叶和苔藓。每窝通常产卵4枚,偶尔有少至3枚和多至5枚的。卵的形状为梨形,颜色为黄绿色至橄榄色,具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平均为40×30毫米。雌雄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22-24天。孵化后雌鸟通常会留下约2周后照顾幼鸟,雄鸟则去找食物。幼鸟在23天可以短途飞行,能飞得好要28-30天。 

6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7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黑翻石鹬同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