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鹃鸠

褐鹃鸠(拉丁学名:Macropygia phasianella )是鸠鸽科,鹃鸠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褐鹃鸠
英文学名
Brown Cuckoo-Dove
褐鹃鸠

1鸟种简介

褐鹃鸠(学名:Macropygia phasianella)为鸠鸽科鹃鸠属的鸟类,俗名褐鹃鸠。分布于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台湾岛等地,一般栖息于稠密树林中。该物种的产地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

褐鹃鸠

2形态特征

体型:体型大(38厘米)而尾长的褐色鹃鸠。背及尾满布黑色或褐色横斑。头灰,颈背呈亮蓝绿色。胸偏粉,渐至白色的臀部。雌鸟无亮绿色。背上横斑较密,尾部横斑有别于同地区的其他鹃鸠。 虹膜-黄色/浅褐色;嘴-黑色;脚-红色。 叫声:响亮的kro-uum或u-wa声,第二音节比第一音节更响更高,仅在近处可闻。

褐鹃鸠体形比棕头鹃鸠大,体长38一40厘米。头部、颈侧和后颈为肉桂赤褐色或栗褐色,微杂黑色的细纹,额部、眼周和喉部的羽色较淡,头顶和枕部近黑色,具紫红色的光泽。背部、翅膀和尾羽为暗栗褐色,上背和翅膀具有绿紫色金属光泽。尾羽甚长,颜色与背部相同,外侧两对尾羽的基部为锈褐色,并具有不明显的黑色横斑,但也没有灰色,与斑尾鹃鸠不同。下体为锈褐色或肉桂褐色,具不甚明显的黑褐色细纹。颏部、喉部较淡而无斑。两胁和腹部较暗。虹膜蓝色,嘴褐色,基部红色,脚红色。

外表:看起来和喜鹊特别相像,长长的尾巴,身形与鸽子相同,粗壮的脚掌。

褐鹃鸠

3野外鉴别特征

中型鸟类,体长32-41cm。上体大都黑褐色而具栗色细横斑,尾较长,亦具黑色和栗色横斑。前额、眼先、喉皮黄色,头顶、后颈和颈侧金属绿色。上胸红铜色,腹棕白色。嘴黑色,脚紫红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

褐鹃鸠

4分布范围

喜马拉雅山脉至东南亚、爪哇及巴厘岛。

分布状况:不常见,于海拔800~3000米间的山地森林。亚种tusalia为四川中部的夏候鸟、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的留鸟;minor 为留鸟,见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广东,于海南岛也有分布;上海有过迷鸟记录。

在国外分布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等地,共分化为10个亚种,中国仅有台湾亚种,分布于台湾的兰屿。

褐鹃鸠

5生活习性

结小群活动。疾速穿越树冠层。落地时尾上举。通常栖息于浓密的常绿阔叶林中。

乌鹃鸠喜二、三只集成小群活动,很少结成大群。性情羞怯而胆小,飞翔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很大。主要以草莓、面包果等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

6种群分布

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褐鹃鸠

7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4一7月。成对营巢繁殖。通常营巢于森林中茂密的树枝上。巢呈盘状,主要由细的枯枝构成,每窝产卵一枚。卵的颜色为暗奶油色,大小为23×1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