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鸽

岩鸽(拉丁学名:Columba rupestris)是鸠鸽科,鸽属的一种鸟类,岩鸽有很多别名:野鸽子、横纹尾石鸽、山石鸽、野楼、野屁、楼鸽等。

中文学名
岩鸽
英文学名
Hill Pigeon

1鸟种简介

岩鸽(学名:Columba rupestris,英文名:Hill Pigeon)为鸽形目鸠鸽科鸽属的鸟类,俗名野鸽子、横纹尾石鸽、山石鸽。腰部和近尾端处各具有一道白斑。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亚、朝鲜、亚洲、阿富汗、尼泊尔、印度、锡金,包括中国大陆的东自黑龙江、西抵新疆、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主要栖息于山区多岩石和峭壁的地方。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部达乌尔地区。注意原鸽(Rock Pigeon)也常译作岩鸽。

岩鸽

2外形特征

岩鸽雄鸟头、颈和上胸为石板蓝灰色,颈和上胸缀金属铜绿色,并极富光泽,颈后缘和胸上部还具紫红色光泽,形成颈圈状。上背和两肩大部呈为灰色,翅上覆羽浅石板灰色,内侧飞羽和大覆羽具二道不完全的黑色横带,初级飞羽黑褐色,内侧中部浅灰色,外侧和羽端褐色,次级飞羽末端也为褐色,下背白色,腰和尾上覆羽暗灰色。尾石板灰黑色,先端黑色,近尾端处横贯一道宽阔的白色横带。颏、喉暗石板灰色,自胸以下为灰色,至腹变为白色,腋羽也为白色。

雌鸟与雄鸟相似,但羽色略暗,特别是尾上覆羽,胸也少紫色光泽,不如雄鸟鲜艳。

虹膜橙黄色,嘴黑色,跗跖及趾暗红朱红色,爪黑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180—305克,雌性201—290克,体长雄性290—350毫米,雌性232—333毫米,嘴峰雄性14一18毫米,雌性15一18毫米;翅雄性211一230毫米,雌性210—230毫米,尾雄性110一140毫米,雌性108—141毫米,跗跖雄性25—28毫米,雌性25—28毫米。

岩鸽

3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山地岩石和悬岩峭壁处,最高可达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4生活习性

常成群活动。多结成小群到山谷和平原田野上觅食。有时也结成近百只的大群。性较温顺。叫声“咕咕”,和家鸽相似。鸣叫时频频点头。主要以植物种子、果实、球茎、块根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麦粒、青裸、谷粒、玉米、稻谷、碗豆等农作物种子。

岩鸽

5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岩鸽

6繁殖方式

岩鸽的繁殖期为4-7月。营巢于山地岩石缝隙和悬崖峭壁洞穴中。在平原地区也在古塔顶部和高的建筑物上营巢。在西藏地区,有时也在废弃房屋的墙洞里和屋檐下筑巢。巢由细枯枝、枯草和羽毛构成。呈盘状。每窝通常产卵2枚,或许一年繁殖2窝。卵的颜色为白色,大小为35-38×26-28毫米,重12-13克。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8天。雏鸟晚成性。 

岩鸽

7亚种分化

岩鸽指名亚种(学名: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亚、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秦岭以北地区、东自黑龙江、青海、四川、云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的达乌尔地区。

岩鸽新疆亚种(学名:Columba rupestris turkestanica):分布于亚洲、阿富汗、尼泊尔、锡金,包括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尔泰山脉。

岩鸽

8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9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岩鸽

10相关研究

来自美国犹他大学(The University of Utah)、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BGI)以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多种家鸽品种和野鸽品种的基因组序列,由此在分子层面揭示了家鸽的起源历史,并发现基因“EphB2”是鸽子羽冠形成提供了遗传依据。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杂志上。

科学家对于鸽子的起源问题不甚了解,特别是驯养的原鸽(RockPigeon有时因误译作岩鸽)的遗传演化。在该研究中,科研人员完成了原鸽的一种参考基因组序列,并对另外36种家鸽品种以及2只野鸽(恢复野生习性的家鸽)进行了重测序。

岩鸽

通过基因组序列比对,研究人员发现了部分家鸽起源于中东地区,而另一些品种可能起源于印度,此外还发现野鸽和赛鸽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在其中发现了一种称为EphB2的基因,并指出这一基因鸽子的羽冠发育中起着开关基因的作用。EphB2属于生促红素人肝细胞(Erythropoiet in-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 Eph)受体家族,与其配体Ephrin-B之间的信号传递介导了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在胚胎形成,神经元的迁移定向,轴突路径导引,血管形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鸟类的羽冠发育对于鸟类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其成年后求偶过程中吸引异性的关键所在,鸽子的羽冠与大多数禽类不一样,前者独特地朝着头顶方向生长,而后者则是顺着颈部生长。研究人员发现当EphB2基因正常的时候,鸽子不会形成羽冠,而当其携带发生突变的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时,则会形成羽冠。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特征只进化了一次并接着随着进化时间的推移通过杂交选育扩散到其它不同的品种中,而并非在不同品种中多次独立进化。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鸽子的遗传进化机制,而且还提出了一种基因组分析的新方法,也就是将比较基因组学,和基于种群分析的方法结合起来,这将能用于解析不同鸽子品种特征的遗传学基础。

岩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