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咬鹃

红腹咬鹃(拉丁学名:Harpactes wardi)是咬鹃科,咬鹃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红腹咬鹃
英文学名
Ward’s Trogon
红腹咬鹃

1鸟种简介

红腹咬鹃(学名:Harpactes wardi)为咬鹃科咬鹃属的鸟类。体长38厘米,体重115-120克。是绯红及深栗色咬鹃。有橙黄色眉纹;中央尾羽黑色。雄鸟的头、上胸、上体及中央尾羽栗褐色。两翼偏黑,初级飞羽缘白;额及头顶红色;下胸至尾下覆羽红粉。以楔尾的外侧尾羽腹面绯红色为识别特征。眼周裸皮蓝色。雌鸟相似,但深色部位较灰暗,而浅色部位为樱草黄色而非绯红色。 虹膜褐色;嘴粉红色;脚粉棕色。

红腹咬鹃

2形态特征

红腹咬鹃雌鸟的眼先、眼周、眼后及面颊黑色;眉纹、额侧各一块斑及头顶前部橙黄色;头上余部及整个上体余部暗石板灰而沾橄榄黄色;中央尾羽黑褐至黑色;侧尾羽黑色,末段具淡棕黄至近白色的长楔形斑;翅黑褐至黑色,初级飞羽羽干及外缘白色,内侧飞羽及翅上覆羽具灰白至棕白色虫蠹状横纹。颏及上喉污黑色;下喉至胸与背同色;以下柠檬黄色,向下渐淡。 雄鸟上体暗葡萄红色(或栗赤色);中央尾羽黑色;侧尾羽赤粉红色替代了雌鸟的淡棕色;喉、胸暗葡萄红色,似头部;下体余部浓赤粉红色。

幼雄鸟似雌成鸟,但上体较暗,头部黄色不显,眼先前及额侧有橙红斑;下胸有淡橙红色羽出现。

虹膜褐色,眼周裸皮粉蓝色;嘴粉红色,嵴黑色,幼鸟嘴基黑色,下嘴淡黄色,先端淡橙黄色;脚肉粉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110g,♀110-120g;体长♂370mm,♀363-386mm;嘴峰♂19mm,♀19mm;翅♂159-mm,♀163mm;尾♂224mm,♀223-225mm;跗蹠♂17mm,♀16-18mm。(注:♂雄性;♀雌性)

红腹咬鹃

3栖息环境

生活于东南亚的亚热带森林、特别是次生密林。在阔叶林树和常绿森林活动,常见于栎、柞、栲等典型树种间,也很喜欢竹林。在海拔300米高度有时可见,最为适宜的生活高度是海拔1500-3200米之间。在冬季会下降至低海拔地区。 

红腹咬鹃

4生活习性

单个或成对活动;树栖性,或攀于小乔木的顶枝间啄食野果,或静立于树桠上俟机突袭飞过的昆虫,偶尔也尾随着飞虫而去,飞行力较差,虽快而不远,来来去去也甚寂静。要是食虫(飞蛾、所有类型的竹节虫、毛虫、蝗虫),用草叶和种子将装饰巢穴,以空中飞过的昆虫或树上浆果和较大颗的种子为食。

不爱叫;一般叫声响亮而快进的圆润klew声,随叫速上升而音调下降,与红头咬鹃叫声绝然不同。告警叫为whirr-ur声。

红腹咬鹃

5分布范围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至印度东北部,缅甸东北部及越南东京的东北部。中国仅见于云南贡山(留鸟)。

罕见留鸟,于云南西北部的贡山和西部的高黎贡山及西藏东南部海拔1600-3000米地带。也可能见于云南东南部的金屏地区,作为(越南)东京西北部种群之一部。

红腹咬鹃

6繁殖方式

繁殖期大约是3-4月。繁殖资料尚缺乏,Ali 和 Ripley(1970)谓,4月5日采到的雄性标本睾丸完全成熟,雌鸟的输卵管扩大,显示正在产卵迹象。

7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有限,被认为有一个适度数量减少的趋势,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已被列为生存近危的物种。

红腹咬鹃

8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数量少,在中国列为稀有种。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