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隼

猎隼(拉丁学名:Falco cherrug)是隼科,隼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季候鸟,大型猛禽。主要以鸟类和小型动物为食。分布广泛,中国和中欧、北非、印度北部、蒙古常见。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中文学名
猎隼
英文学名
Saker Falcon
猎隼

1外形特征

猎隼体重510-1200克,体长278-779毫米。猎隼是体大且胸部厚实的浅色隼。颈背偏白,头顶浅褐。头部对比色少,眼下方具不明显黑色线条,眉纹白。上体多褐色而略具横斑,与翼尖的深褐色成对比。尾具狭窄的白色羽端。下体偏白,狭窄翼尖深色,翼下大覆羽具黑色细纹。翼比游隼形钝而色浅。幼鸟上体褐色深沉,下体满布黑色纵纹。叫声似游隼但较沙哑。[1-2] 

体态特征:眼下方具不明显黑色线条,眉纹白 ;头顶砖红色,具暗褐色纵纹,后颈色较淡,具较窄的纹;颊部白

猎隼头部特写:色,背、肩、腰暗褐色,具砖红色点斑和横斑;尾黑褐色,具砖红色横斑;翅亦黑褐色,飞羽内翈和覆羽具砖红色横斑和淡色羽端;下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为白棕色,具较细的暗褐色纵纹。雄性长度:45厘米 ;雌性长度:55厘米。雄性翼展:100 -110厘米 ;雌性翼展:120-130厘米。雄性重量:730 -990克 ;雌性体重:970-1300克。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浅黄;脚-浅黄。

猎隼

2地理分布

分布情况:中欧、北非、印度北部、中亚至蒙古及中国北方 。

分布状况:不常见季候鸟。亚种milvipes繁殖于新疆阿尔泰山及喀什地区、西藏、青海、四川北部、甘肃、内蒙古及至呼伦池;有记录经辽宁及河北;越冬在中部及西藏南部。隼类的贸易驱使人们捕捉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亚种altaicus(注:亚种altaicus有时作为独立物种(称为阿尔泰隼),甚至作为矛隼的一亚种。)为甚罕见季候鸟。繁殖于新疆西北部的天山;越冬于新疆西部喀什地区、青海湖周围及内蒙古中部。

猎隼

3生活环境

猎隼主要生活在内陆草原和丘陵地区,栖息于山区开阔地带、河谷、沙漠和草地。在无林或仅有少许树木的旷野和多岩石的山丘地带活动,常常可以瞥见它那一掠而过,搏击长空的英姿。

4生活习性

猎隼主要以中小型鸟类、野兔、鼠类等动物为食。除此之外,凶猛的猎隼还可以攻击金雕等大型凶猛禽类,不过通常不是为了食物,主要是为了驱逐大型禽类;这种现象,在蒙古草原上曾多次出现。每当发现地面上的猎物时,猎隼总是先利用它那像高速飞机一样可以减少阻力的狭窄翅膀飞行到猎物的上方,占领制高点,然后收拢双翅,使翅膀上的飞羽和身体的纵轴平行,头则收缩到肩部,以每秒75—100米的速度,成25度角向猎物猛冲过去,在靠近猎物的瞬间,稍稍张开双翅,用后趾和爪打击或抓住猎物。此外,它还可以像歼击机一样在空中对飞行的山雀、百灵等小鸟进行袭击,追上猎物后,就用翅膀猛击,直至猎物失去飞行能力,从空中下坠,再俯冲下来将其捕获。 

猎隼

5生长繁殖

它的繁殖期为4—6月,大多在人迹罕见的悬崖峭壁上的缝隙中营巢,或者营巢于树上,有时也利用其他鸟类的旧巢。巢用枯枝等构成,内垫有兽毛、羽毛等物。每窝产卵3—5枚,偶而产6枚,卵的大小为54×40毫米,颜色为赭黄色或红褐色。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30天。雏鸟是晚成性的,孵出后由雄雌亲鸟共同喂养,大约经过40—50天后才能离巢飞走。[1] 

6种群现状

猎隼易于驯养,经驯养后是很好的狩猎工具,历史上就有猎手驯养猎隼。在阿拉伯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国内有一些不法分子非法捕捉猎隼从事走私活动,给该物种造成了较大危胁。隼类的贸易驱使人们捕捉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

蒙古国政府在2012年决定,将猎隼确定为蒙古国“国鸟”。蒙古国官方数据显示,蒙古国境内现存猎隼约6800只。

据蒙古国官方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左右,蒙古国共出口猎隼约3000只,2011年出口240只,2012年允许出口150只,每只售价约1.2万美元,主要出口到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在阿拉伯国家,驯养隼类是一种时尚、财富和身份的象征。

猎隼

蒙古国政府于2012年1月12日宣布未来五年内禁止出口“国鸟”猎隼。此举被认为对保护猎隼种群生存繁衍具有积极意义。

猎隼是深受蒙古国人民喜爱的猛禽,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每年夏季,约有6800只猎隼在蒙古国停留生息。

此外,蒙古国境内在2012年左右偷猎猎隼行为也有所增加。偷猎者通过出售捕获的猎隼牟取暴利。为保护猎隼种群,蒙古国政府已加大打击非法偷猎行为力度。

7保护级别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等级:二级基因研究

来自英国卡迪夫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等处的研究人员2013年3月完成了对猎隼和游隼的基因组测序,提供了关于捕食生物生活方式演变的一些新认识,相关论文“Peregrine and saker falcon genome sequenc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evolution of a predatory lifestyle”发表在3月24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为了探讨捕食生物适应的进化基础,来自卡迪夫大学和华大基因的研究人员对猎隼和游隼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获得了关于进化和捕食方式选择性的全基因组证据。研究人员利用Illumina深度测序组装出了长度约为1.2 Gb的基因组,测序覆盖度达100倍。

利用同源性和de novo分析方法结合RNA测序数据,研究人员预测出了猎隼和游隼分别具有16,204和16,263个基因。利用以同源性为基础的方法,研究人员对大约92%的这些基因进行了功能性注释。

猎隼

利用相关基因组,研究人员开展了比较基因组分析评估了隼的进化和新变化。研究人员对游隼、猎隼、鸡、斑胸草雀和火鸡中的同源基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鸡和火鸡组成了一个进化分支,斑胸草雀和隼为另一个进化分支。分析猎隼和游隼序列,表明两者最近的共同祖先存在于210万年前。超过99.6%的游隼基因组与猎隼基因组在基因区域上是共线的。

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鸡和斑胸草雀,猎隼和游隼基因组中大片段重复相对较少,这些元件不到基因组的1%。它们的转座因子组成与斑胸草雀非常相似,具有较少的DNA转座因子和长核苷酸元件。研究人员还发现随着进化时间推移,只有较少的分子特异性插入和缺失在隼基因组中中累积。相比于其他鸟类,猎隼和游隼谱系特异性基因较少。

此外,相比于鸡和斑胸草雀,嗅觉受体基因目录显示游隼和猎隼中的完整嗅觉受体基因也是最少的,但它们的嗅球比率要高于斑胸草雀,与鸡相似。这两个性状过去被认为与嗅觉功能呈正相关。此外,在鸡和斑胸草雀中存在的嗅觉受体γ-c 簇基因扩张,在猎隼和游隼并不存在,研究人员认为这有可能与猎隼和游隼依赖于视觉定位猎物有关。

此外,研究人员通过比较猎隼、游隼和现有鸟类基因组,发现了一些与循环(例如血红素合成)、神经系统、嗅觉和钠离子转运相关的进化基因发生了快速进化。与鸡形目鸟类比较,揭示出线粒体呼吸链也发生了显著的快速改变。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所有鸟类基因组中,猎隼和游隼的每时间单位基因损失速率是最快的。

新研究提供了基因组测序数据为未来研究中检测鸟类,尤其是猛禽的进化和适应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资源。猎隼和游隼广泛分布于全球,显示出多种多样的地域表型和行为,它们的保护情况随栖息地范围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前猎隼已被全球列为濒危物种。猎隼和游隼都有迁

猎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