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形目

雁形目(学名:Anseriformes)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本目包含3个科、53个属、177个种、121个亚种。本目的鸟在中文种通常被称为“鸭”或“雁”,包括了人们通常所说的鸭、潜鸭、天鹅、各种雁类等鸭雁类(或雁鸭类)的鸟。本目的鸟都是游禽,在世界分布广泛。

中文学名
雁形目
英文学名
Anseriformes
雁形目

1形态特征

本目鸟类均为水栖性鸟类,体型大小不一,大者如天鹅体长可达1.5米,小者如棉凫体长

仅30厘米。

本目鸟类头较大,有的种类具有明显的冠羽,喙多为扁平形,尖端具有嘴甲,大多长颈。

本目鸟类翅长而尖,适于长途跋涉,初级飞羽10-11枚,次级飞羽缺第5枚,大多数种类的次级飞羽色彩艳丽,具有抢眼的金属光泽,被称作翼镜,大多数种类的尾巴很短,但也有个别种类具有异乎寻常长的中央尾羽如针尾鸭,本目鸟类绒羽发达。

本目鸟类脚短,多着生于身体的中后部,跗跖前侧覆盖网状磷,三趾向前,有蹼或半蹼相连,一趾向后,较其它三趾为短。

本目鸟类多雄雌异色,部分种类如天鹅雄雌同形同色。

雁形目

2习性

本目鸟类都属于游禽,栖息在各种水域环境,从咸水到淡水,从内陆到远洋都有本目鸟类栖息,本目鸟类善于游泳,部分种类精于潜水,观察其在水中游弋的姿态,多数种类躯体轴线与水面平行,头、颈、背、尾部露出水面,精于潜水的雁鸭类,如各种潜鸭的尾部也沉入水中;另外还有一些种类上半身其完全潜入水中,尾部翘出水面,即躯体轴线与水面有一定交角,如鸿雁。本目鸟类中部分种类潜水技能惊人,如长尾鸭常能潜入水下60米之深处。本目鸟类尾脂腺发达,分泌的油脂通过喙涂布到羽毛上,以达到疏水来保持体态。

本目鸟类食性多样,大部分种类常在繁殖季节以鱼虾,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而在迁徙和越冬时以水草等植物性食物果腹。需要指出的是雁类多以水草为食,而秋沙鸭属的各种鸭类,嘴形扁平前端具钩,边缘具锐齿,且精于潜水,是捕食鱼类的好手。

3下属分类

叫鸭科

仅2属3种。分布于南美洲中部。因飞翔或行走时发出尖厉鸣叫声而得名。体型较大,体长约90厘米。喙尖小具钩,趾长且具微蹼,翼上有尖距。解剖学特征很独特:如不具胁尖(钩状突);骨骼含气度极高,为鸟类之最;皮肤包含一种小气囊系统。羽毛被覆全身(除脚外)而不是分片生长,皮肤并无裸出区,这是平胸总目和企鹅总目等不会飞行的鸟类才有的特征。栖息于沼泽和湿草地,取食树叶、嫩芽等。善飞。角叫鸭Anhima cornuta前额上有一个细长向前弯曲的钙化突起;冠叫鸭Chauna torquata和黑颈叫鸭Chauna chavaria头后具羽冠。

鹊雁亚科

仅1属1种,即鹊雁Anseranas semipalmata。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南部。体型较大,体长约85厘米。体羽黑白相间,如鹊;而长腿和直立向上的姿势是鹅类的特征,故名。趾间半蹼,喙长而有钩,面裸露,雄性头顶凸起呈半球状,雌雄鸟体羽相似。与其他水禽不同之处在于逐渐更换飞羽,因此没有不能飞行的时期。生活于热带沼泽、河流和湖泊中,高栖树上,但营巢于地面或浅水中。终生配偶,双亲合作筑巢、抱卵和育雏。繁殖后常几千只聚集大群,在草地和农田中游荡取食沼泽植物和种子。可独立成鹊雁科Anseranatidae。

雁亚科

有8属33种。腿短至中等;颈中至长;前趾有蹼;拇指短位高;跗鳞网状;羽衣、鸣声及行为两性相似;配偶联系及家庭生活持续时间长;每年换羽一次;植食性;翅中等度长,尖;尾短;均善游泳,许多种主要水栖。包括树鸭族Dendrocygnini、天鹅族Cygnini、雁族Anserini、点斑鸭族Stictonettini等4族。灰雁Anser anser是我国的家鹅的祖先,鸿雁Anser cygnoides是欧洲家鹅的祖先。

鸭亚科

有33属123种。跗鳞盾片状;雄体气管有不对称的膨大部;两者鸣声不同,通常羽衣及行为亦异;配偶关系及家庭生活维持时间短;一年换羽2次;雄体常换“蚀羽”及鲜艳的婚羽各1次;幼雏的绒羽有明显花纹;雌体有“逗引”表演。包括麻鸭族Tadornini、船鸭族Tachyerini、栖鸭族Cairinini、鸭族(浮水鸭族)Anatini、秋沙鸭族(海鸭族)Mergini、硬尾鸭族Oxyurini等7族。绿头鸭和斑嘴鸭是家鸭的祖先,俗称“水鸭”;疣鼻栖鸭(番鸭)Cairina moschata原产于南美洲,现被驯化为家禽,俗称“洋鸭”。

4繁殖

本目绝大部分鸟类的繁殖是一雄一雌相配,其中天鹅、树鸭、雁、麻鸭等种类雄雌鸟终身配对,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双亲都参与幼鸟的养育,树鸭的雄鸟甚至参与孵卵。而本目的

其它种类夫妻关系大多并不确定,常只能维持一个繁殖季节,甚至在孵卵开始之后雄鸟就弃雌鸟而去,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忠贞爱情象征的鸳鸯其实就是这样。

本目各种类的交配行为仅限于繁殖期内,但常常在越冬集群时期便开始配对行为,在冬末初春季节常能看到发情行为。本目鸟类常有复杂而悦目的求偶炫耀行为。

本目鸟类所做巢多见三种类型:

露天巢:搭建在离水不远的地面上或浅水处,由手边易得的植物型材料搭建,大多数的河鸭都是营露天巢的。

隐蔽巢:这类巢搭建在在岩石下面,石隙间,垂直斜坡的土洞中,麻鸭等的巢就是隐蔽巢。

树洞巢:搭建在树洞中,鸳鸯的巢就是树洞巢。

此外,本目中的黑头鸭是这一目中唯一的巢寄生者,寄主有其它鸭科、秧鸡、鹮类、鹭类的鸟。

本目鸟类的雏鸟均为早成雏,并且本目鸟类的雏鸟都有明显的印记行为,即把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物体当作自己的母亲,本能性地跟在“母亲”身后形影不离直到长大。雏鸟出生时体表被绒羽,出生后数月才发育成能飞的幼鸟,幼鸟羽色哑暗,颇似雌性成鸟,幼鸟出生后七到八个月进行第一次换羽。

本目鸟类性成熟的时间长短不一,快的如鸭亚科的大多数种类,孵出后九到十个月即能繁殖,而发育较慢的如天鹅则需要四到五年。

雁形目

5迁徙

本目鸟类绝大多数种类都是迁徙性的,秋季南迁,春季北迁,据研究在中国内蒙古的乌梁素海,每年3月初就可以看到疣鼻天鹅、灰雁、绿翅鸭等本目鸟类,在随后的日子里,斑嘴鸭、绿头鸭、赤麻鸭等相继到达,9月中旬各种鸭雁类开始南迁,最早开始迁徙的是灰雁,同时在更北方繁殖的一些鸭雁类也开始过境乌梁素海,10月间乌梁素海的鸭雁类数量达到顶峰,12月,最迟南迁的秋沙鸭开始离开乌梁素海。

通常,本目鸟类在秋季南迁比较缓慢,春季北徙则比较迅速。

6进化

最早的雁形目鸟类化石是发掘自法国下白垩纪地层的疑禽,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

唯一一块中生代雁形目鸟类化石标本,疑禽标本仅为上臂骨的两片碎片。

在新生代地层,则有分别发掘自法国和美国的罗迈雁和始新鸭。

化石资料显示,在新生代渐新世雁形目鸭科已经有雁亚科和鸭亚科的分化;在中新世已经出现雁、河鸭、潜鸭和天鹅等现存属出现;在鲜新世本目绝大部分现存种都已经出现;至更新世则计有90种化石被发现。

综合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所有雁形目化石,共计约170余种,其中已经灭绝的占一半左右,绝大多数化石发现于欧洲和北美提示本目可能起源于古北界。

雁形目

7雁类与人类

本目鸟类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部分种类在历史上被人类驯化成为重要的家禽。

家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个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一书中提到“在荷马史诗中就提到过早在古希腊时代鹅就是被驯养的家禽了,而古罗马时代的神庙里人们饲养家鹅,作为奉献给神的祭品”;还有人根据古埃及笔画遗留下来的资料,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就成功地驯化了家鹅。

中国古籍《庄子》中有记载:“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说明在公元前4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有成熟的家鹅驯养技术了。

目前普遍认为中国家鹅和欧洲家鹅的起源不同,中国家鹅起源于鸿雁而欧洲家鹅起源于灰雁。

鸭也是重要家禽之一,目前认为驯化的家鸭起源于野生的斑嘴鸭和绿头鸭,中国战国时期的古籍有记载“野鸭为凫,家鸭为鹜”,欧洲家鸭的驯养可能起源于古埃及后经希腊传播于整个欧洲大陆。

8分类学

(“&”标记为中国境内没有分布的种)

雁形目鸟类的分类主要有两类不同的观点,一类引用Sibley和Monroe的鸟类DNA分类系统将雁形目鸟类分为鸭科、叫鸭科、鹊雁科和树鸭科(树鸭有时会被视为鸭科的亚科),目前英文维基采用的就是这种分类方式(而且树鸭被分类为鸭科的亚科)。

雁形目(Anseriformes)是人们最熟悉的游禽,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但绝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归入同一个鸭科,这也是我国仅有的一科。另外一个科叫鸭科则与鸭科差别甚大。

中、大型游禽。羽毛致密;嘴多扁平,先端具嘴甲;前趾间具蹼,后趾形小而不踏地;雌雄外形不同,雄性具交接器。分布全世界,大多具有季节性迁徙的习性。在地面上或树洞中营巢;雏鸟为早成性。本目有2科:叫鸭科和鸭科。鸭科是一类重要资源,全世界约有150种。中国有绿头鸭、天鹅、豆雁等。

9代表鸟类

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俗名野鸭。雄鸭的头和颈呈金属绿色;雌鸭棕黄色,散布褐色斑点,故雌鸭又称大麻鸭。雄、雌鸭除毛色的区别外,雄鸭的中央尾羽先端向上卷曲,而雌鸭尾羽先端不向上卷曲。杂食性。夏季繁殖在西伯利亚及我国东北、内蒙、新疆一带,冬季则遍布长江流域或以南地区,成为我国大部地区常见的一种冬候鸟。肉味鲜美,为野味中之上品,是我国重要的狩猎鸟类。

家鸭(Anasplatyrhynchosdomestica)的祖先即为绿头鸭。世界闻名的北京鸭是家鸭的优良品种,原产地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一带。

雁形目

鸳鸯(Aixgalericulata),为小型的鸭类。雄鸟羽色华丽,头后有赤铜色羽冠,翼上有一对栗黄色的扇状直立饰羽;雌鸟的头与背均灰褐色,无羽冠和扁状饰羽。平时雌雄成对生活,形影不离,引为人间白头偕老的象征。

雁形目

斗雁(Anserfabalis),俗名大雁。体型较鸭类大,雌雄性羽色相似,以暗棕色为主。以植物为主食。结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形或“人”字形,是人们最熟悉的冬候鸟之一。秋季飞经华北(少数留居过冬)到华南一带过冬,翌年春季再北迁到我国内蒙、东北和西伯利亚一带繁殖。为重要狩猎对象。

鸿雁(Anser cygnoides),是我国家鹅的祖先,不如豆雁常见。雄鸟的上嘴基部有一瘤状突。

天鹅(Cygnuscygnus),体长达1.5米。体羽纯白色,嘴黑色而基部为黄色。颈长,游泳时长颈直伸于水面。天鹅的飞翔高度达9000米,是世界上鸟类飞翔最高纪录的保持者。繁殖于我国北部,越冬于长江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