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颈鸊鷉

赤颈鸊鷉(拉丁学名:Podiceps grisegena)是鸊鷉科,鸊鷉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赤颈鸊鷉
英文学名
Red-necked Grebe
赤颈鸊鷉

1外形特征

赤颈鸊鷉夏羽头顶黑色,头顶两侧羽毛延长和稍微突出,形成短的黑色冠羽;颊和喉灰白色,前颈和上胸栗红色,后颈和上体灰褐色;翼缘覆羽和翼上外侧小覆羽白色,其余翼上覆羽灰褐色;初级飞羽灰褐色,带黑色斑点,次级飞羽白色,尾羽黑色;下胸和腹白色,具不明显的淡灰色斑纹;两胁白色,具黑褐色端斑。

冬羽前额和头顶黑色,后颈和上体暗褐色,具灰褐色羽缘,眼下和眼后淡灰褐色,其余头侧、颏、上喉白色;前颈和颈侧褐色,羽尖稍缀有灰白色,其余下体白色,胸侧和两胁具黑褐色斑;翼缘覆羽、翼上小覆羽和次级飞羽白色,形成翼上宽阔的前后白边。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基部黄色,跗蹠黑色,内侧微缀有一点黄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1003~1006g;体长♂517~568mm,♀485mm;嘴峰♂46~47mm,♀48mm;翅♂185~187mm,♀180mm;尾♂46~49mm,♀43mm;跗蹠♂58~64mm,♀59mm。(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冬羽虽和凤头鸊鷉冬羽有些相似,但凤头鸊鷉眼以上至枕及颏、喉、前颈、颈侧均为白色,明显可见嘴角至眼的一条黑线;而赤颈鸊鷉仅眼以下至颏白色,前颈和颈侧灰褐色,区别相当明显。

赤颈鸊鷉

2栖息环境

赤颈鸊鷉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各种水域中。繁殖期间栖息于内陆淡水湖泊、沼泽和大的水塘中,尤喜富有水底植物和芦苇及三棱草等挺水植物的湖泊与水塘,也见于水流平稳的河湾地区。非繁殖期则多栖息于沿海海岸及河口地区。

赤颈鸊鷉

3生活习性

习性:赤颈鸊鷉白天常单只或成对活动于水面,偶尔也结成小群,特别是迁徙季节。善游泳和潜水,不喜飞行,即使突然面对危险,亦多是通过潜水或游至附近植物丛里藏匿来逃避危险。性机警,行动极为谨慎小心,多远离岸边活动。在陆地行动较凤头鸊鷉容易,但一般不上到陆地。在繁殖季节会有攻击性,以捍卫它的领地,当其他赤颈鸊鷉闯入时,会采用水下潜水攻击的方式驱逐入侵者。

食性:赤颈鸊鷉的食物主要为各种鱼类、蛙、蝌蚪、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水生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也吃部分水生植物。觅食方式主要是通过潜水,在空中飞行时,能够抓住一些低空的昆虫。赤颈鸊鷉通常在水下捕捉和吞食小的猎物,而将大的猎物带到水面享用。通常它们用喙夹住猎物并摇晃着脑袋将猎物吞下。 

迁徙:赤颈鸊鷉春季迁徙于3~4月,秋季迁徙于9月末~10月初。中国黑龙江省为夏候鸟,南部为冬候鸟。常成对或小群沿河流和海岸进行迁徙。北美洲及东北亚的鸟越冬在中国、日本及美国南部。

叫声:繁殖期外寂静无声。营巢时甚喧闹,呜呜嚎叫“uooh,uooh,uooh……”,以粗哑嘶叫收尾;也作粗哑的cherk叫声。

赤颈鸊鷉

4地理分布

赤颈鸊鷉分布于欧洲、非洲极北部海岸、亚洲西南部、西伯利亚东部、北美洲西部和北部。

原生分布:阿富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加拿大、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格鲁吉亚、德国、希腊、匈牙利、印度、伊朗、爱尔兰、意大利、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前南斯拉夫、摩尔多瓦、黑山、荷兰、挪威、巴基斯坦、波兰、罗马尼亚、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台湾、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乌克兰、阿联酋、英国、美国。

旅鸟分布:阿尔及利亚、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塞浦路斯、埃及、法罗群岛、格陵兰岛、冰岛、以色列、黎巴嫩、卢森堡、葡萄牙、沙特阿拉伯、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叙利亚、突尼斯。 

中国分布:夏时见于黑龙江(哈尔滨、绥化、泰来、齐齐哈尔、佳木斯),迁徙经吉林、辽宁以至河北,有时迁抵福建(中部、福州)和广东(珠江口)。

赤颈鸊鷉

5繁殖生长

赤颈鸊鷉繁殖期一般在5~7月,在欧洲为4月中旬~5月,北美为5月中旬~6月。繁殖期间常连续地“kek-kek-kek”频繁的鸣叫或像哭泣样地“khkh-khaaa-kkhakbaa-kha”鸣叫。求偶时雌雄鸟先在一起游泳,扇动两翅,然后抬起前身,面对面的直立于水中,两嘴接触,同时羽冠竖直起来,然后再游开到一边。

大约在4月起赤颈鸊鷉开始迁往繁殖地,到达繁殖地后即开始营巢,通常呈分散的单对繁殖,相邻之间约50m[8]  。营巢于富有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的淡水湖泊和水塘中。巢属浮巢,由死的水生植物堆积而成,通常置巢于水草丛中。

每窝产卵4~5枚,也有少至3枚和多至6枚甚至8枚的。卵刚产出时蓝绿色,随着孵化,逐渐变为锈褐色;大小为47.8~53.5mm × 33.5~36.8mm,平均为51.5mm × 35.77mm。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20~23天。雏鸟早成性。

孵化后,雏鸟会爬到亲鸟的背部,待上约10天的样子。约在2周后雏鸟能够四处活动和潜水,7~9周后它们便能飞翔。然后雏鸟再由亲鸟喂养约54天它的羽翼便差不多丰满了。

赤颈鸊鷉

6亚种分化

全世界共有2亚种,即赤颈鸊鷉指名亚种P. g. Grisegena(Boddaert,1783)和赤颈鸊鷉北方亚种P. g. holboellii(Reinhardt,1854)。

指名亚种:主要繁殖在瑞典、挪威、芬兰、俄罗斯北部波罗的海沿岸、北海沿岸,往南到丹麦、荷兰、法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小亚细亚以至北非摩洛哥,往东经伏尔加河、高加索、乌拉尔,一直到西西伯利亚,大约在东经80度;往南到吉尔吉斯,大约在北纬47度;越冬在北海、亚德里亚海、黑海、里海、伊朗东部、地中海和北非。

北方亚种:主要繁殖在东西伯利亚,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往东经阿纳德盆地到堪察加半岛、鄂霍次克海岸、萨哈林岛、日本、朝鲜和中国东北,经过白令海峡,从阿拉斯加往东经育空地区到加拿大哈德逊湾,往南到加拿大马尼托巴省、萨斯克彻温省、阿尔伯达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美国明尼苏达州、北达科他州、蒙大拿州、爱达荷州、华盛顿州和阿拉斯加半岛、科迪亚克岛和基奈半岛。越冬在日本、中国东南沿海、朝鲜、阿留申群岛,沿太平洋沿岸南至加利福尼亚和沿大西洋沿岸至佛罗里达。

中国仅分有北方亚种,繁殖于黑龙江省,越冬在河北、福建和广东。迁徙期间经过吉林和辽宁省。亦有资料说指名亚种亦繁殖在中国特克斯河,但未得到证实。

赤颈鸊鷉

 

7种群状况

赤颈鸊鷉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相关的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波动范围<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面积和质量下降,种群数量过小,分布区域碎片化等)。种群数量趋于下降,但下降速率未达到濒危的标准(在10年或者3个世代内数量下降>30%);种群数量庞大,未接近种群脆弱或濒危的标准(种群内成熟个体的数量<10,000,并在10年或者3个世代内持续下降>10%,种群结构失衡等)。 

赤颈鸊鷉

8统计数据

赤颈鸊鷉在中国数量极为稀少,仅见于哈尔滨、辽东半岛、河北和福建。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和1992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0年中国为1156只,1992年574只;东亚其他地区1990年为575只。除东亚外,在亚洲1992年仅在西亚见到77只,南亚143只,种群数量相当有限。

2006年,湿地国际估计赤颈鸊鷉全球种群数量为190,000~290,000只。2009年,部分国家种群数量估计如下:有约10,000~100,000对成鸟和1,000~10,000只赤颈鸊鷉个体迁徙到中国,并有约50~1,000只在中国越冬;少于100对成鸟和少于50只个体迁到日本,有约1,000~10,000只在日本越冬;有10,000~100,000对成鸟和1,000~10,000只个体迁到了俄罗斯。

赤颈鸊鷉

9致危因素和保护

在北美,赤颈鸊鷉受到生态污染的威胁,诸如多氯联苯和杀虫剂等,导致它的卵不育和卵壳变薄,并使其成功繁殖率下降。物种受到的威胁还包括湖泊的改变和退化,人类活动(尤其是娱乐活动)的干扰和栖息地的减少(农业和道路用地的发展)等,也可能受到石油泄露的威胁,不过石油泄漏的影响比较小。

为了保护赤颈鸊鷉,需要对其繁殖区域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监测其繁殖数量。还需要减少水上交通对其栖息地的占用,和对其种群的干扰。识别和保护其繁殖地外的关键地点、调查其越冬行为和非繁殖期的活动也有助于对赤颈鸊鷉的保护。

赤颈鸊鷉

10保护级别

已列入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 

已被美国威斯康星州的自然资源部门列为濒危物种; 

暂未列入《华盛顿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2012)——无危物种(LC)。

赤颈鸊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