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鸥

北极鸥(拉丁学名:Larus hyperboreus)是叫鸥科,鸥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北极鸥
英文学名
Glaucous Gull
北极鸥

1形态特征

体长64~77厘米。雌雄鸟体色相似。成鸟繁殖羽(夏羽)头、颈、腰、尾上覆羽及尾羽均纯白色,背、肩部及翼上覆羽均为银灰色。初级飞羽银灰色,端部白色。次级飞羽银灰色,各羽先端白色,腹面纯白色。非繁殖羽(冬羽)头、颈部纯白,其上密布灰褐色细状纵纹,后颈杂以暗褐色较宽的斑纹,其余与繁殖羽相似。

幼鸟上体淡褐色,头具褐色羽轴纹,上体和翅缀有赭色,形成不明显的横斑;初级飞羽淡烟灰色,内侧较淡;尖端较暗,羽轴皮黄色,有时具不明显的褐色亚端斑;其余飞羽具白色尖端,尾烟灰褐色,具白色斑。喉白色,其余下体淡灰褐色,微具斑纹。 

虹膜淡黄色(幼鸟虹膜褐色),眼周裸露部分黄色,嘴黄色(幼鸟嘴粉红色),下嘴先端有红斑,尖端黑色,脚粉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1232~2700克,♀1221~2600克;体长♂640~800毫米,♀640~760毫米;嘴峰♂55~70毫米;翅♂440~510毫米,♀420~500毫米;尾170~210毫米,跗蹠65~75毫米。(注:♂雄性;♀雌性)。

北极鸥

2栖息环境

出现于沿海各地海湾、港湾、河口、荒岛以及内陆大型湖泊、江河、外海小岛等处。 繁殖于北极苔原、海岸和岛屿。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迁徙期间偶尔进入内陆河流。

北极鸥

3生活习性

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在苔原湖泊、海岸岩石和沿海上空。飞翔能力强,也善游泳,在地上行走也很快。主要在海上和海边活动,即使繁殖期间也不远离海岸。 也见单独在潮间带的泥滩觅食,有时与其它鸥类结群觅食。

迁徙:在中国大陆为冬候鸟。 

食性:主要以鱼、水生昆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水生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雏鸟、鸟卵和从船上扔下的鱼内脏和废物。繁殖期也常在苔原陆地上捕食鼠类。

北极鸥

4分布范围

原产地:比利时、加拿大、

绿:原产地;紫:迷鸟分布

中国大陆、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格陵兰、冰岛、爱尔兰、日本、朝鲜、韩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墨西哥、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斯洛伐克、西班牙、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瑞典、英国、美国。

迷鸟分布地:奥地利、百慕大群岛、保加利亚、捷克、香港、匈牙利、以色列、意大利、约旦、哈萨克斯坦、马耳他、蒙古、黑山、摩洛哥、葡萄牙、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瑞士、突尼斯、乌克兰。在中国见于黑龙江省牡丹江、河北、山东威海、江苏沙卫山岛、广东沿海、台湾和香港地区。

北极鸥

5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8月,通常成对繁殖。偶尔也成小群营巢。通常在3龄时才性成熟和可以参与繁殖。营巢于临近海岸的河流与湖泊岸边和苔原地上。巢多置于靠近水边的悬岩上或平地上。巢甚粗糙,主要由水生植物和枯草构成,内垫少许羽毛,巢大小直径为25~27厘米,深8~9厘米。雌雄亲鸟共同参与营巢。每窝通常产卵2~3枚,偶尔4枚。卵的颜色为橄榄褐色;被有暗色斑点。卵的大小为69~89×50~63毫米,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27~28天。

北极鸥

6种群现状

北极鸥的全球种群数量约为34万~240万只(Wetlands International 2006),各国种群数估算如下:日本约有1000多只越冬鸟,1万~1百万繁殖对;俄罗斯不少于1000只迁徙鸟(Brazil 2009)。

北极鸥

7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2年评估。

该种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北极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