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蜂虎

黑蜂虎(拉丁学名:Merops gularis)是蜂虎科,蜂虎属的一种鸟类,是鸟类的一种名称。

中文学名
黑蜂虎
英文学名
Black Bee-eater

1外形特征

为小型攀禽。喙细长、侧扁而下弯。翅长而尖。尾长,尾羽12枚,有些种类为方形尾,有些种类的重要尾羽伸长呈细尖;尾脂腺裸出。前趾基部并合,后爪较中爪为短。体羽华丽,以绿色最普遍,也有红、蓝、黄、栗色;多数种类自眼先过眼至耳羽有以宽黑带。因嗜食蜂类而得名。飞行敏捷,善于在飞行中捕食,但食物因地点、季节而异,除蜂类外,亦捕食象甲、虻、蜻蜓、白蚁、鳞翅类等昆虫以及甲壳类动物。常栖于枝头或电线等地静伺,一旦飞虫临近,迎飞而啄食。在土崖凿穴为巢,穴长者可达2.5m,以不消化的骨骼等物垫于巢室底部,产2~6枚球形卵,两性孵化及育雏。常营群巢,常几百对在同一巢区,一般在堤坝的高处挖洞为巢,也常营巢于山地坟墓的隧道中。广布旧大陆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于非洲、欧洲南部、东南亚和大洋洲。有3属26种,我国有2属6种,蓝须夜蜂虎Nyctyornis athertoni个体最大,胸羽特长而阔。蜂虎嗜食蜂类,不利于养蜂业,但它嗜吃昆虫,尤其是白飞蚁,有益于农业。

黑蜂虎

2分布范围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3栖息环境

黑蜂虎主要栖息于林缘、稀树草坡等开阔地方,常成群活动。群体由10余只到近百只个体组成。多在空中飞行和捕食,并且伴随着合有颤音的鸣叫声。有时也站在树顶枝上。

4生活习惯

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繁殖期为4一6月。通常营巢于林中河岸的土崖上,成对繁殖。自己掘洞为巢,巢为隧道状,直径为5—8厘米,长度随着土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易于挖掘的地方,有时隧道长达1—2米,在土质较硬的地方,隧道的长度则仅有15—20厘米。每窝产卵5—6枚,白色,卵圆形。由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化。雏鸟为晚成性。

黑蜂虎

5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