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眉草鹀

三道眉草鹀(拉丁学名:Emberiza cioides)是鹀科,鹀属的一种鸟类。

中文学名
三道眉草鹀
英文学名
Meadow Bunting
三道眉草鹀

1外形特征

三道眉草鹀雄雌个体同形异色。雄性成鸟额呈黑褐色和灰白色混杂状;头顶及枕深栗红色,羽缘淡黄色;眼先及下部各有一条黑纹;耳羽深栗色;眉纹白色,自嘴基伸至颈侧;上体余部栗红色,向后渐淡,各羽缘以土黄色,并具黑色羽干纹,而下体和尾上覆羽纯色;中央一对尾羽栗红色而具黑褐色羽干纹,其余尾羽黑褐色,外翈边缘土黄色,最外一对有一白色带从内翈端部直达外翈的近基部,外侧第二对末端中央,有一楔状白斑;小覆羽灰褐色,羽缘较浅白;中覆羽内翈褐色,外翈栗红色,羽端土黄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中央黑褐色,羽缘黄白;小翼羽,初级飞羽暗褐,羽缘淡棕;飞羽均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缘灰白,次级飞羽的羽缘淡红褐色;颏及喉淡灰色;上胸栗红,呈显明横带;两胁栗红色而至栗黄,越往后越淡,直至和尾下覆羽及腹部的砂黄色相混合。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羽基微黑。

三道眉草鹀

雌性成鸟体羽色较雄鸟差淡;头顶、后颈和背部均呈浅褐色沾棕,而满布黑褐色条纹;耳羽也沾土黄色,眼先和颊纹沾污黄色;眉纹、耳羽及喉均土黄色;胸部栗色横带不显明。幼鸟上体黄褐,有的腰以下微沾黄;下体砂黄,除腹和尾下覆羽外,通体满布黑褐色条纹或斑点。

虹膜栗褐色;嘴灰黑色,下嘴较浅;腿脚肉色。

大小量度:体重♂320-28g,♀19-28.5g;体长♂2146-176mm,♀144-167mm;嘴峰♂9-12mm,♀9-12mm;翅♂73-83mm,♀71-82mm;尾♂69-180mm,♀70-87mm;跗蹠♂17-21mm,♀16-22mm。(注:♂雄性;♀雌性)

三道眉草鹀

2栖息环境

三道眉草鹀喜栖在开阔地带,在吉林地区栖于丘陵地带的稀疏阔叶林,人工林和其他小片林缘;在半山区的开阔地区也有分布;在沈阳它喜栖于明亮的丘岗,而有浓厚的杂草、稀疏的散布着小柞树、小松林和小桑树地区;在胶东半岛它喜栖山麓和沟谷附近的灌木丛和草丛间;在秦岭常在山麓平原地区;在湖南和贵州见于离村较远的树丛和田地中活动;但在青海见于湟水河谷的丘陵草地中。有的亚种于夏日见于海拔2800m 的高山上,但不进入密暗林内。据统计三道眉草鹀垂直分布界在1100m以下,而500—1100m间此鸟为优势种。

3生活习性

夏季多见于丘陵及高山上;冬季抵达山脚或山谷及平原等地。常栖息在草丛中,矮灌木间、岩石上,或空旷而无掩蔽的地面、玉米秆上、电线或电杆上等。冬季常见成群活动,由数十只结集在一起;繁殖时则分散成对活动。雄鸟有美妙动听的歌声,特别是在繁殖时期。 到了冬季,它们就会冲到山脚下和平原处生活。在电线杆上、岩石上、空旷的地面上、草丛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在天气寒冷的时候,一般它们都是成群结队的集体活动。在进入繁殖期时,它们就会分散找配偶,此时它们的叫声会更加的动听,可以说的上是惟妙惟肖。食物大部分为鞘翅目和鳞翅目昆虫及其幼虫和杂草种,如蓼、稗、狗尾草、鹅观草、荸荠、萝卜、麦等种子。

繁殖期成对生活,雏鸟离巢后多以家族群方式生活,冬季集结成小群,而很少单独活动。性颇怯疑,一见有人便立刻停止鸣叫,或远飞或快速藏匿。

雄鸟鸣声动听,特别在繁殖时期,从清晨到中午站在小树尖端或电线上鸣唱不已。在吉林地区,它于4月间开始鸣叫,5—6月最强烈,8月后呜叫减少,但在冬季明朗天气时也进行“大合唱”。此鸟在草丛中有时发出3至4声的“jê一ji—ji”声。

三道眉草鹀

冬季以各种野生草子为主,也有少量的树木种子、各种谷粒和冬菜等;夏季以昆虫为主,食物中以鳞翅目昆虫幼虫最多,其次是甲虫、小型蝗蝻,间或有蠕虫。吃植物,包括蓼、稗、狗尾草、鹅冠草、葶荠、萝卜、稻谷、麦等种子,但主要为草子。其次为直翅目与同翅目昆虫;也吃少量双翅目、膜翅目昆虫及蜘蛛等。

4地理分布

分布区域:中国北部,西抵新疆,南至福建。西伯利亚南部、蒙古、中国北部及东部,东至日本。

分布状况:亚种castaneiceps为留鸟,见于华中及华东,冬季有时远及台湾与南部沿海。

三道眉草鹀

5繁殖方式

三道眉草鹀在中国东北地区4月间分散到巢区进行配对,5月初营巢,5月中下旬孵卵, 6月末7月初孵第二窝卵。巢一般筑于山坡草丛地面,极少数在灌丛小树上,但在南方也筑在小松树上或茶树上,或筑于溪边,田边小而密的荆棘丛中,极少在高树上。在庐山巢多营造在茶园、菜地、道旁及住宅旁的灌丛和荆棘丛中。

仅雌鸟筑巢,4—5 天完成。巢呈碗状,巢外壁主要为禾本科草茎;少量落叶松针、蒿草、锈线菊叶等;内壁多为植物须根、细草茎等;内垫少量兽毛、亚洲发衣等。巢由禾本科植物茎和叶构成,有的巢材混有须根,内垫须根和兽毛等。

三道眉草鹀

每年一窝。巢筑完后,当天或隔一天开始产卵。内置4至5枚卵,卵壳色泽变化很大,但同一窝却基本相似。卵椭圆形,白色或乳白色,钝端有蝌蚪状黑斑联成环状,其他部位少有斑点。或乳白浅蓝色;斑多丝发状,底层浅紫色,表层为黑褐色及浓黑色,密集于卵的钝端绕成一宽环,其余各处偶有零星的棒状或点状斑。  雌鸟孵化,期限为12—13天。雏鸟一般1—2天出齐,留巢期为10一112天,两性育雏,幼鸟离巢后在亲鸟带领下,在巢区附近游荡3—5天。8月末形成同种群,每群数量为10—20多只,多在食物丰富的灌丛、草甸中活动。冬季在公路旁、灌丛、草甸中活动,为同种群,每群一般5—10只。

6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三道眉草鹀

7饲养方式

鸟的选择:在中国三道眉草鹀分布广,多为留鸟,易于饲养,适于初学养鸟者。雌雄异色,雌鸟上体黑褐色或黑色羽干线较多,脸部染土黄色;胸部栗色带不明显,腹部羽色也较淡。 笼的特点:三道眉草鹀属食谷笼鸟,可用黄雀笼,亦可自制类似大小的竹笼,最好是封闭底、并有底圈,以防谷粒或谷壳飞出笼外,小型食、水罐各一枚、栖杠一根。 饲料和喂法:三道眉草鹀可只给粒料,不给软料。如把谷子(或草籽)和稻子各半混合后喂给,经常在笼中挂喂些蔬菜或野菜,任其自选。冬季增加10%的油菜籽。换羽期补充10%的鸡蛋小米(或鸡蛋大米)。

管理调教:刚捕获的野生三道眉草鹀十分怕人,见人惊飞碰撞。应捆膀放入有笼套罩起的笼中饲养,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否则会碰得头破羽损。待鸟吃饲并稍安定几日后,再逐渐打开笼套,并置常有人走动的地上,使鸟逐渐适应。每周添换两次食、水,吹去食罐中剩余的谷壳,每周彻底清理一次鸟笼。待开始自己小声鸣叫后再全部去掉笼套,早晨或中午(冬季)挂明亮的高处,激发其鸣啭;平时仍置地面。南北方饲养三道眉草鹀均可随当地自然气候,无须特别照顾。

三道眉草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