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鹀

黄喉鹀(拉丁学名:Emberiza elegans)是鹀科,鹀属的一种鸟类。

中文学名
黄喉鹀
英文学名
Yellow-throated Bunting
黄喉鹀

1外形特征

雄鸟夏羽前额、头顶、头侧和一短的冠羽概为黑色,眉纹自额基至枕侧长而宽阔,前段为白色或黄白色、后段为鲜黄色,有时延伸至枕,明显较前段宽粗。后颈黑褐色具灰色羽缘或为灰色。背、肩栗红色或栗褐色、具粗著的黑色羽干纹和皮黄色或棕灰色羽缘。两翅飞羽黑褐色或黑色,外翈羽缘皮黄色或棕灰色,内侧飞羽内翈羽缘白色。翅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棕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翅斑;腰和尾上覆羽淡棕灰或灰褐色、有时微沾棕栗色。中央一对尾羽灰褐或棕褐色,其余尾羽黑褐色,羽缘浅灰褐色,最外侧两对尾羽具大形楔状白斑。颏黑色,上喉鲜黄色,下喉白色,胸具一半月形黑斑,其余下体污白色或灰白色,两胁具栗色或栗黑色纵纹,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冬羽黑色部分具沙皮黄色羽缘,其余似夏羽。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淡,头部黑色部分转为黄褐色或褐色,眉纹、后枕皮黄色或沙黄色,有时眉纹后段沾黄色,眼先、颊、耳羽、头侧棕褐色。颏和上喉皮黄色或污沙黄色,其余下体白色或灰白色,胸部无黑色半月形斑,有时仅具少许栗棕色或黑栗色纵纹,两胁具栗褐色纵纹,其余同雄鸟。

黄喉鹀

幼鸟和雌鸟相似。头、颈和肩棕褐色具黑色羽干纹,眉纹淡棕色,背棕红褐色具黑色羽干纹,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具白色羽缘,飞羽具棕色羽缘,腰灰褐色。颏淡黄色,喉、胸红褐色具细的棕褐色纵纹,其余下体白色或污白色,两胁具黑色羽干纹。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脚肉色。

大小量度:雄性13~24g,雌性11~18.78;体长:雄性134~156mm,雌性135~155mm;嘴峰:雄性8~11mm,雌性8.5~12mm;翅:雄性69~79mm,雌性64~74mm;尾:雄性60~80mm,雌性60~70mm;跗蹠:雄性18~21mm,雌性18~21mm。(注:♂雄性;♀雌性)

2栖息环境

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带的次生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的林缘灌丛中,尤喜河谷与溪流沿岸疏林灌丛,也栖息于生长有稀疏树木或灌木的山边草坡以及农田、道旁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次生林内。黄喉鹀也常常结成小群活动于山麓、山间溪流平缓处的阔叶林间以及山间的草甸和灌丛,极少活动于针叶林带,迁徙季节亦不结大群,途中会选择平原的杂木阔叶林落脚。

黄喉鹀

3生活习性

黄喉鹀除西南亚种在中国为留鸟不迁徒外,其余两亚种均迁徒。春季最早在3月。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间、特别是迁徙期间多成5~10只的小群,有时亦见多达20多只的大群,沿林间公路和河谷等开阔地带活动。性活泼而胆小,频繁地在灌丛与草丛中跳来跳去或飞上飞下,有时亦栖息于灌木或幼树顶枝上,见人后又立刻落入灌丛中或飞走。多沿地面低空飞翔,觅食亦多在林下层灌丛与草丛中或地上,有时也到乔木树冠层枝叶间觅食。

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间几全吃昆虫。在长白山的研究,除成鸟在繁殖期间主要以昆虫为食外,幼鸟则多以昆虫的幼虫为食,主要有鳞翅目夜蛾科、麦蛾科、尺蠖科、螟蛾科、膜翅目叶蜂科、毛翅目石蛾科、双翅目食蚜蝇科。

黄喉鹀

4分布范围

世界范围分布于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朝鲜,缅甸,俄罗斯联邦。

中国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湖南、四川、宁夏、甘肃、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香港和台湾等地。其中东北地区为夏候鸟,陕西、甘肃、宁夏、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为留鸟,福建、广东、香港和台湾等地为冬候鸟,其余地区为旅鸟。

黄喉鹀

5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1年繁殖2窝,第一窝在4月末至6月初,第二窝在6月初至7月初。刚迁入繁殖地时成群活动在低山开阔地带的农田、道边、河谷和居民点附近的灌丛和小林内,随着天气的转暖,逐渐沿河谷与道路两侧的次生林和灌丛向上部地带扩散。4月中下旬开始占区和求偶鸣叫,羽冠耸立,鸣声悦耳。5月初开始营巢,在林缘、河谷和路旁次生林与灌丛中的地上草丛中或树根旁、也在离地不高的幼树或灌木上筑巢,距地高0.8米以下。

每巢仅繁殖1窝,不用旧巢。第一窝多在地面,第二窝多在茂密的灌丛中或幼树上。巢呈杯状,外层用树的韧皮纤维和枯草茎、叶以及较粗的草根等构成,内层则多用细的枯草茎、草叶和草根,再垫以兽毛等柔软物质。巢的大小为外径11~15厘米,内径5.5~7.6厘米,高8~11厘米,深4.3~6.0厘米。营巢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通常先筑外部结构,然后再筑内部,最后再铺内垫物。营筑过程,最快的要5~6天,最慢的要7~8天才能筑成。通常第一窝筑巢时间较长,巢的结构较精致;第二窝筑巢时间较短,巢的结构较粗糙。

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6枚。第一窝多为6枚,少为5枚,第二窝多为5枚,少为4枚和3枚。1天产1枚卵,产卵时间在早晨5:00以前。第一窝产卵时间在5月初至5月末,大量在5月中下旬;第二窝在6月中旬至6月末。卵灰白色、白色或乳白色,被有不规则的黑褐色、紫褐色和黑色斑点和斑纹。卵为钝卵圆形和长卵圆形,大小为16~20毫米×14~16毫米,重1.8~2.4克。

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卵期间甚为恋巢,特别是雄鸟,有时人到巢前亦不飞,但雌鸟较胆怯,人还未到巢前即离巢而藏匿于丛林内。孵化期11~12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全身除枕、肩、背中心、前肢、股沟和两眼泡之间有少许纤细的灰色绒羽外,其余全赤裸无羽、桃红色,眼泡灰色。雌雄亲鸟共同育雏,10~11天幼鸟即可离巢,在有干扰的情况下,留巢期仅8~9天。幼鸟离巢后在雌雄亲鸟带领下在巢区附近活动,但不再回巢过夜。

黄喉鹀

6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低危(LC)。

黄喉鹀

7饲养管理

选种:好的黄喉鹀在选购时请留意以下几点:必需是雄鸟。

喙基部要宽,前面要尖,并选长一些的.俯视整个喙应有蜂腰状。

性旺时喙黑,落叫时色浅。喉部黄色色斑要亮。

黄喉下方的半园黑斑(俗称月儿或月子)要大,半园下方呈尖型的叫口更勤。背羽尽量选择红色多的。

腿要高。此鸟爪尖常有残缺、务必检查。

黄喉鹀

饲养:此鸟日常管理比较简单,主食谷子,鸡蛋黄拌小米,少量苏子和面包虫。黄喉鹀不大喜欢吃蔬菜,个个别的吃少量黄瓜心。鹀类鸟的洗澡是以水浴为主,但是也有喜欢沙浴的。

定期喂一些营养土或者陈年老土。黄喉鹀换羽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受,并且尽量不挪移地方。换羽如果不顺利,可加喂稗子。

催性,在每年开春后,鸟逐渐起性时,可以用多只一茬毛以上的黄喉鹀隔开笼子相斗,这时黄喉鹀相互发出“咂咂”声(新雏不可),这样鸟很快就可以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