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短翅莺

高山短翅莺(拉丁学名:Locustella mandelli),是蝗莺科,蝗莺属的一种鸟类。

中文学名
高山短翅莺
英文学名
Russet Bush Warbler
高山短翅莺

1外形特征

中等体型(13.5厘米)的深褐色莺。具略长且宽的凸形尾。上体橄榄褐而略沾棕色;尾橄榄色较重;颏及喉白而具黑色纵纹;下体余部白色,颈侧沾灰,胸侧及腹部沾橄榄褐。尾下覆羽羽端近白而成鳞状斑纹。虹膜-褐色;嘴-上嘴黑色,下嘴粉色;脚-粉色。 

高山短翅莺

叫声:鸣声为机械性不断重复的摩擦音zee-ut, zee-ut。叫声为兴奋的嚓嚓声及爆破音rink-tink-tink。

2分类地位

Russet Bush Warbler这一英文名原作为超种 Bradypterus seebohmi的英文俗名,现作为本种的英文俗名;本种原英文俗名 Benguet Bush Warbler 现作为L. seebohmi 的英文俗名。

201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新鸟种——四川短翅莺,之前一直误以为是高山短翅莺。两者外形相似,是亲缘种,但四川短翅莺叫声更尖利。

高山短翅莺

3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印度东北部、中国南部及台湾、东南亚、菲律宾、爪哇、帝汶。

分布状况:亚种melanorhynchus为留鸟,见于中国东南部及台湾山区;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也有分布。于适宜的生态环境下并非罕见,但常被忽视。最近在不丹有此种灌丛莺的记录,这说明本种可能也见于西藏东南部。

高山短翅莺

4生活习性

隐匿于林缘及开阔而多灌丛山麓的密丛中,高可至海拔2800米。

5生态

高山短翅莺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m以下山地森林林缘灌丛、草丛中,尤以开阔林缘疏林草坡和山边灌丛草地尤为常见。性胆怯,善隐蔽。单个或成对活动于稠密的灌丛或草丛中,活动非常隐蔽,非常难于发现。在繁殖季节,常发出鸣叫声,只闻其声,不见其影。

高山短翅莺

鸣声为机械性不断重复的摩擦音'zee-ut, zee-ut"。叫声为兴奋的嚓嚓声及爆破音"rink-tink-tink"(约翰·马敬能等,2000)。

食物主要有昆虫和昆虫幼虫。

高山短翅莺

繁殖期5-7月。3-4月即开始求偶和占区、鸣叫。筑巢于近地面的草丛中。巢呈杯状,通常有芒草等枯草、枯叶和细软的草茎等构成。巢高6.5-8.5cm,外径8.5-10cm,内径4.5-6cm,深3.2-4cm。每窝产2枚卵,呈白色,缀以紫红色或灰紫色斑点,尤以钝端稠密,常形成圆环。卵的大小为19mm×15mm(颜重威,1984)。

高山短翅莺